雪窗耀眼明,披衣起梳栉。
镜光合雪光,光欲透肤革。
面纹千百条,旁行相虬结。
白髭藏须中,似欲逃剪镊。
近服首乌丸,我首何曾黑?
回念四旬间,悲欢几经历。
愁核埋胸腑,年深愁花发。
皱纹乃蓓蕾,霜毛为枝叶。
譬彼治田人,种麦而得麦。
仙药岂能变,况饵木与石。
白黑亦何殊,毋强生分别。
且觅般若汤,一浇磊块穴。
雪窗耀眼明,披衣起梳栉。
镜光合雪光,光欲透肤革。
面纹千百条,旁行相虬结。
白髭藏须中,似欲逃剪镊。
近服首乌丸,我首何曾黑?
回念四旬间,悲欢几经历。
愁核埋胸腑,年深愁花发。
皱纹乃蓓蕾,霜毛为枝叶。
譬彼治田人,种麦而得麦。
仙药岂能变,况饵木与石。
白黑亦何殊,毋强生分别。
且觅般若汤,一浇磊块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雪后的清晨,坐在明亮的雪窗下,披衣起床梳洗的情景。通过镜子映照出的雪光,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自己脸上的皱纹和白须,以及内心的愁绪与岁月的痕迹。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种麦的人,强调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改变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仙药改变本质的质疑。最后,诗人希望找到一种“般若汤”,来化解心中的烦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吹帘风峭,树树玲珑,搅絮痕多少。
曈曈日上,薄雾捲、放出碧天晴皎。
黏枝缀叶,认玉蕊、珠光相照。
算等闲、妆点园林,便做花看都好。
凌寒瘦影亭亭,想冷绝青娥,描来粉稿。
梅花香沁,隐约处、自有仙灵飘渺。
争禁摇落,似镜里、春人易老。
恰惜他、不耐东风,一霎和云收了。
北风吹水水不结,只为寒雨不为雪。
雪上衣裳尚可拂,雨湿衣裳寒切骨。
一驴昨夜复钉蹄,夜行只好打前失。
两膝夹骡痛难忍,一身负水坐难稳。
鞭缰在驭骡则驯,随鞍落镫骡则奋。
死生离地只尺馀,死生在眼心尤紧。
予生多役信未安,利名于我竟何干。
与人共作风尘客,却把风尘别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