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清姿秀可餐,柔枝不怯胆瓶寒。
三星细滴黄金盏,六出分成白玉盘。
是物合陪仙子供,何人遣傍客舟看。
山矾似俗梅偏瘦,别与诗人较二难。
彻底清姿秀可餐,柔枝不怯胆瓶寒。
三星细滴黄金盏,六出分成白玉盘。
是物合陪仙子供,何人遣傍客舟看。
山矾似俗梅偏瘦,别与诗人较二难。
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的清雅之美。"彻底清姿秀可餐"赞美了水仙花的纯洁和秀逸,仿佛其美态可以直接作为观赏或食用的佳品。"柔枝不怯胆瓶寒"则写出了水仙在寒冷环境中依然坚韧的姿态,显示出其生命力。
接下来的两句"三星细滴黄金盏,六出分成白玉盘"运用比喻,将水仙花的花朵比作星星点缀的黄金盏和精致的白玉盘,形象地展现了其花朵的繁密和晶莹剔透。诗人认为水仙花是仙子般的灵物,应当被供奉,而非随意让过客观赏,流露出对水仙花的珍视之情。
最后两句"山矾似俗梅偏瘦,别与诗人较二难"通过比较水仙与山矾和梅花,强调水仙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清瘦而不失风韵,诗人甚至认为它在艺术价值上超越了其他花卉,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高度评价和喜爱。
总的来说,袁说友的这首《江行得水仙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仙花的高洁气质和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水仙花的深情赞美。
佛法离住相,色相本非实。
云何阿罗汉,可以色相求。
居士宰官身,祇园夙亲近。
会发宏愿深,现此广长舌。
于后像法世,赞叹说偈言。
笔力涵虚空,三昧出胸臆。
撞开痴愚网,透出大千界。
我昔睹殊胜,会闻诸佛说。
以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
偈语复云何,能离音声见。
今当解佛意,一切有为法。
非偈亦非赞,应作如此观。
白首归何晚。笑一椽、天教付与,楚江南岸。
门外春山晚无数,只有匡庐似染。
但想像、红妆不见。
谁念香山当日事,漫青衫、泪湿人谁管。
歌旧曲,空凄怨。将军未老身归汉。
算功名、过了唯有,古词尘满。
谁似渊明拚得老,饱看云山万点。
况此老、斜川不远。
终待我他年自,剪黄花、一酹重阳盏。
君为我,休辞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