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庆上人房》
《宿庆上人房》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朱甍宝地绝尘埃,松下闲过步缘苔。

仙梵更从莲室度,佛香时到竹房来。

己知静者通禅观,重听高僧话劫灰。

寒榻不须灯照卧,夜深明月满池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宿于名为“庆上人房”的禅房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祥和氛围。首句“朱甍宝地绝尘埃”以朱红色的屋檐和珍贵的地基象征着远离世俗的清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松下闲过步缘苔”通过漫步于松树下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

“仙梵更从莲室度,佛香时到竹房来”两句,运用了佛教元素,如莲花室和竹房,以及仙梵与佛香,不仅增添了诗作的宗教色彩,也暗示了内心的净化与升华。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己知静者通禅观,重听高僧话劫灰”则揭示了诗人与高僧之间的对话,通过禅观与历史的对话,展现了对生命、宇宙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这里的“劫灰”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变迁,强调了在静谧中领悟人生真谛的重要性。

最后,“寒榻不须灯照卧,夜深明月满池台”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寒凉的床上安然入睡,周围被明亮的月光覆盖,池塘与庭院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宁静美好。这一景象不仅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也寓意着诗人内心达到了一种平和与满足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与精神世界探索的深切感悟,以及在繁华世界之外寻求心灵寄托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汉建武佩剑白玉璏歌

小敌何怯大敌勇,谨厚者真高帝种。

金刀一折二千年,玉具依然带双孔。

当时投袂兴义旗,平林新市驱天威。

四七之宿尽龙虎,直凭三尺为指挥。

五成陌上燔柴烈,卤簿煌煌此同设。

通神或已逐风涛,入手犹惊琢冰雪。

横理模糊战血存,苔花蚀处秋无痕。

在昔已忘求故剑,半环零落出长门。

摩挲建武年间字,十载军中肯捐弃。

告庙还随玺绶陈,旌功那共乘舆赐。

斩蛇法物劫灰飞,白水重开二百基。

想见诸军衣绣镼,佩来争说汉官仪。

(0)

无题

垩粉围墙罨画楼,隔窗闻拨细箜篌。

分无信使通青鸟,枉遣游人驻紫骝。

月姊定应随顾兔,星娥可止待牵牛。

垂扬疏处帘栊近,只恨珠帘不下钩。

(0)

赵云崧同年移寓裘家街即海昌陈文勤公邸第也三年前予曾寓此赋赠

闲坊老屋记平泉,占断城南尺五天。

卜宅难于田二顷,徙家竟似岁三迁。

何妨渴示马卿病,莫笑贫无赵壹钱。

载酒门生来问字,可容丝竹列彭宣。

(0)

秋日南城晚眺

日落江沙白,潮来众壑鸣。

云山回暝色,风雨送秋声。

生计天涯少,文章道路轻。

年年萧瑟意,愁绝对江城。

(0)

偕友人登虎山观音堆眺望

虎山春暖共攀跻,飞步凌空下望迷。

城郭万家无近远,烟云几处互高低。

藐姑疑接神人迹,僧寺来寻旧日题。

安得脱然游物外,不教尘世日栖栖。

(0)

移家就熙显宅

头白逢兹岁,家贫少定居。

我行非得已,天意竟何如。

晓日空囊外,秋风卧病余。

不堪回眺处,烟水满寒墟。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