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果移从海上山,露华供夜鹤分丹。
光射腰金陵宝印,影回殿砌拂猗兰。
朱砂芒刺羞红颗,龙目团圆避赤丸。
仙果移从海上山,露华供夜鹤分丹。
光射腰金陵宝印,影回殿砌拂猗兰。
朱砂芒刺羞红颗,龙目团圆避赤丸。
这首诗《荔枝》由宋代诗人洪刍所作,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首句“仙果移从海上山”,以“仙果”喻荔枝,暗示其珍贵与非凡之处,仿佛是从遥远的仙境或海边高山移植而来,增添了神秘色彩。接着,“露华供夜鹤分丹”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露水比作仙鹤的食物,形象地描绘了荔枝在夜晚被仙鹤分享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的稀有与珍贵。
“光射腰金陵宝印,影回殿砌拂猗兰”两句,通过“光射”和“影回”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荔枝的光泽与影子在特定环境下的美丽景象,仿佛是照亮了金陵宝印的光芒,或是轻轻拂过猗兰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朱砂芒刺羞红颗,龙目团圆避赤丸”则对荔枝的外观进行了细致刻画。前半句“朱砂芒刺羞红颗”形容荔枝表面的红色颗粒如同羞涩的朱砂,既体现了荔枝的色泽之美,又赋予了其生动的形象感。后半句“龙目团圆避赤丸”则以“龙目”比喻荔枝的圆润形状,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描述,使得形象更加独特且富有想象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多角度描绘,不仅展现了荔枝的自然美,也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使读者在欣赏荔枝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生活的热爱。
韬玉无人识,佩兰空自芳。
娱亲终一世,好善被诸郎。
梦短催驹隙,声哀断雁行。
英魂招不得,松槚护崇冈。
古来终南山,引手得佳处。
未负移文惭,已遭捷径语。
公真乐山者,爽气落眉宇。
平生手中板,不暇著颊拄。
叩门无俗客,何碍入官府。
人生一缕气,所愧吞不吐。
画山犹画饼,馀习近儿女。
勿学好事人,吾言当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