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倒皮相,高才多陆沉。
火知三日玉,贫试一生心。
世路多追逐,云山独见寻。
圣贤酌古力,劝子手勤斟。
肉眼倒皮相,高才多陆沉。
火知三日玉,贫试一生心。
世路多追逐,云山独见寻。
圣贤酌古力,劝子手勤斟。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对人性的洞察为特点,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肉眼倒皮相,高才多陆沉”揭示了世间的复杂与不公。肉眼所见往往只是表面现象,而真正卓越的人才却常常遭遇困境,被埋没于平凡之中。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肉眼比喻为浅显的观察方式,皮相则指事物的表面现象,高才比喻为真正的才能,陆沉则是指人才被埋没的状态。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才被忽视的无奈。
颔联“火知三日玉,贫试一生心”进一步阐述了对人才价值的认识。三日玉指的是经过三天的烈火煅烧后,原本普通的石头会变成珍贵的玉石,象征着经历考验后才能显现真才实学。贫试一生心则是说在贫困中磨砺出的坚韧意志,如同试金石一般,能够检验出一个人内心的品质和决心。这两句诗强调了逆境中成长的重要性,以及真才实学的价值。
颈联“世路多追逐,云山独见寻”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世路多追逐可能是指世俗的追求和竞争,人们为了名利地位而疲于奔命;而云山独见寻则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由、独立精神的向往,以及对追求内心真实自我的呼唤。
尾联“圣贤酌古力,劝子手勤斟”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和升华。圣贤通过历史的智慧和力量,鼓励人们要勤奋努力,不断汲取知识和经验,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这里既有对历史智慧的尊重,也有对个人努力的倡导,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人性、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以及对个人成长、追求与理想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简服车马轻,出郭尘埃远。
况兹偶同好,慵惰重推挽。
寿宫如屯云,重门谨关键。
五城十二楼,瑶池芙蓉苑。
境深日迟永,天近春纤婉。
异花秀烨烨,弱柳垂宛宛。
初从钧天游,列帝皆龙衮。
俗骨已屡惊,凌虚翻自忖。
却逢桃源客,笑语何缱绻。
尚留樵叟棋,竞劝胡麻饭。
金醴泛馀杯,芝英饵丰本。
平生此游胜,馀恨相知晚。
重来恐已迷,尽兴仍忘返。
群公谪神仙,吏隐亦肥遁。
尚平夙昔志,读易明益损。
宁知五岳期,不待越崖巘。
何当谢羁束,相与同息偃。
人事有背向,胜游不长绝。
闻公乐郊行,慷慨矜岁月。
东山翠屏秀,卢水寒玉直。
尚有昔来人,借问宁异昔。
菱蕖乱幽芳,梧竹凝茂阴。
始知秋意高,讵厌徂岁深。
因宜付乐妨,大巧当不为。
岛鱼皆自欢,贤者能勿违。
华堂庇深沉,皋壤极虚旷。
清池湛明辉,寒郊无近响。
公来会旌旆,公晏盛笳鼓。
鲁酒若醍醐,齐讴艳巴楚。
采芹自胥乐,食葚怀好音。
因成池上篇,为想思归吟。
四海不易遇,各自东西人。
那知汝颍间,三岁为比邻。
爱君故清真,有以敦薄鄙。
亦作酒客难,调笑鸱夷子。
一旬辄携手,曷日不寄声。
相期此胸中,无若平生情。
士贫非农商,敢惮抱关役。
经术又不如,空愧上书客。
飞鸿羁旅怀,流水离别心。
长因东南风,一冀子徽音。
送君固陵游,勿忆炎汉初。
天地不中裂,雄杰争锱铢。
追兵下阳夏,百万风雨俱。
鸿沟不可恃,平分知厚诬。
叱咤梁齐君,王业成斯须。
斗智不若谖,小信良区区。
尔来数千岁,英气存信书。
山川未改旧,壁垒皆丘墟。
寄心阮嗣宗,抚掌当踟蹰。
清溪浅褰裳,嘉树大盈抱。
古寺向百年,地幽景深好。
连峰拱苍翠,秋雨洗穹昊。
客至登高楼,西风动衰草。
雄豪昔未遇,饭粥殆将老。
岂知风云期,草昧及天造。
杖箠城下邑,倾囷载金宝。
良知积困约,固不慰枯槁。
铭勋久犹存,馀烈漫浩浩。
空馀祇树园,常此伊蒲祷。
阶除稍芜没,梁栋乍倾倒。
顾览为徘徊,物化那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