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留圆首座元上人》
《戏留圆首座元上人》全文
宋 / 韩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老夫晏坐菩提坊,二士接迹来升堂。

疏眉哆口辩舌张,问胡至此皆同乡。

少年发足参诸方,尔来马解高挂墙。

资虽东川近陵阳,左绵稍远亦相望。

不辞煼饭豉作汤,肯更十日留山房。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戏留圆首座元上人》。诗中描绘了老夫在菩提坊静坐,两位年轻僧人相继来访的情景。通过对话,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切与熟悉,以及对彼此家乡的共同记忆。诗中流露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僧侣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间的尊重。

诗的前两句“老夫晏坐菩提坊,二士接迹来升堂”描绘了场景,老僧人在菩提坊静坐,两位年轻的僧人随后来访,升入大殿。接着,“疏眉哆口辩舌张,问胡至此皆同乡”描述了两位年轻僧人的外貌特征和他们之间的交流,通过问答得知他们来自同一地方,增进了彼此的亲近感。

后两句“少年发足参诸方,尔来马解高挂墙。资虽东川近陵阳,左绵稍远亦相望”进一步说明了两位僧人的背景,一位年轻僧人曾四处参访,而另一位则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如马匹解下)暂时停留在某个地方。尽管他们的起点不同,但都来自相近的地区,这种地域上的联系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最后,“不辞煼饭豉作汤,肯更十日留山房”表达了老僧人愿意为来访的年轻僧人提供食宿,甚至邀请他们多停留几天,体现了僧侣之间深厚的人情味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僧侣间的友情和相互理解,展现了古代僧侣生活中的温情一面,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中重视友情、尊重差异、追求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韩驹
朝代:宋   字:子苍   号:牟阳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生辰:1080~1135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猜你喜欢

胡仲一谈嘉州淩云寺之胜王叔承欣然赋诗便欲西游邀予同作四首·其三

嘉州无数好山名,雪下岷峨春水生。

曾共高僧谈出世,尸陀林在钵罗城。

(0)

送梁判官之郁林

临蒸南去路悠哉,塞雁飞时海燕回。

一片郁林犹有石,政成还伴使君来。

(0)

江州城楼晚望

家在渔村有钓蓑,偶从簪弁失烟波。

怀人书札春鸿早,作客江湖夜雨多。

匡岳千峰云不散,浔阳九派路如何。

五噫岂似关东去,回首中原一放歌。

(0)

十月虏警书事三首·其二

甘泉烽火到长安,阙下衣冠立马看。

北转储胥刍粟富,西来骠骑雪霜寒。

观兵帐外期超距,拜将庭中议筑坛。

细柳已屯江总制,月明羌笛满桑乾。

(0)

癸亥明堂大祀礼成纪事

甘泉高擢汉明庭,更筑崇台礼万灵。

宗祀偶同书癸亥,中兴谁复数殷丁。

芝生九叶铜池碧,日抱重光玉树青。

前殿公卿频上寿,万年何用禅云亭。

(0)

卢方伯少明入京中秋见邀玩月

使车南去少能留,此地还期月下游。

万里星环燕阙夕,九关榆落蓟门秋。

已闻卿相频推毂,自笑风尘老敝裘。

宾从他宵还对酒,不知谁共庾公楼。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