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暮辞赤劫,今朝度苍岭。
山峻路屈盘,峡束迷晷景。
谽谺出风门,坎窞入天井。
冥行九地底,高阚群木顶。
瀑泉流其中,豃若泄溟涬。
哀猿啸无外,去鸟飞东永。
仆夫怨跋涉,瘦马悲项领。
盗贼逭天诛,平人遘灾眚。
伫立盼嵚岑,心乱难为整。
昨暮辞赤劫,今朝度苍岭。
山峻路屈盘,峡束迷晷景。
谽谺出风门,坎窞入天井。
冥行九地底,高阚群木顶。
瀑泉流其中,豃若泄溟涬。
哀猿啸无外,去鸟飞东永。
仆夫怨跋涉,瘦马悲项领。
盗贼逭天诛,平人遘灾眚。
伫立盼嵚岑,心乱难为整。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壬辰岁八月自台州之永嘉度苍岭》。诗中描绘了作者从台州前往永嘉途经苍岭的艰辛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势险峻,道路曲折,峡谷幽深,时间仿佛在其中迷失的景象。他通过“冥行九地底,高阚群木顶”表达了身处险境的迷茫与探索,瀑布声如海涛般轰鸣,哀猿啼叫,去鸟远飞,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与凄凉。
诗中还反映了旅途中的困苦,仆夫抱怨跋山涉水,瘦马因疲惫而悲鸣,暗示了社会动荡时期盗贼横行,普通百姓遭受不幸的命运。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内心纷乱,难以平静,寓言了个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为主,情景交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素王之宫行秘府,断取瀛州纳环堵。
诸儒何必四库书,正自胸中有千古。
野人上车才不落,索米无庸面如鼓。
归来仰屋坐太息,咄咄书空欲谁语。
石林居士今龙坂,忧国形臞心独苦。
向来岂止见夷吾,叩阁何由避寒暑。
伯仁三日应可尔,顿解新亭对悽楚。
坐中人传双尺素,思洛桥南霅溪渚。
山回壤接二百里,许藏幽奇天所与。
人间那得此岩壑,坐想周郎喜而舞。
苍崖壁立欲千仞,蔽日青林自风雨。
信知灵境不待匠,古涧穿岩巧吞吐。
慇勤留此万里流,更觉山川生媚妩。
了观澄湛本非住,却觅喧豗无处所。
手诛阴木结茅屋,掀抉高深期尽取。
四山擢翠若无地,三石撑空袅相柱。
书词岂夸惊我甚,下视呼猿触天姥。
卞峰胜绝固自足,莫为东山思解组。
龙骧云起要侯王,鹤唳风声走夷虏。
会令藿食保安眠,北固山南事幽圃。
《某前日谒见国史侍读尚书获款燕谈蒙出示周杨子书报许藏山中得岩壑之胜过冷泉亭者叹想不已俾某赋诗退成七言古句一首上呈》【宋·程俱】素王之宫行秘府,断取瀛州纳环堵。诸儒何必四库书,正自胸中有千古。野人上车才不落,索米无庸面如鼓。归来仰屋坐太息,咄咄书空欲谁语。石林居士今龙坂,忧国形臞心独苦。向来岂止见夷吾,叩阁何由避寒暑。伯仁三日应可尔,顿解新亭对悽楚。坐中人传双尺素,思洛桥南霅溪渚。山回壤接二百里,许藏幽奇天所与。人间那得此岩壑,坐想周郎喜而舞。苍崖壁立欲千仞,蔽日青林自风雨。信知灵境不待匠,古涧穿岩巧吞吐。慇勤留此万里流,更觉山川生媚妩。了观澄湛本非住,却觅喧豗无处所。手诛阴木结茅屋,掀抉高深期尽取。四山擢翠若无地,三石撑空袅相柱。书词岂夸惊我甚,下视呼猿触天姥。卞峰胜绝固自足,莫为东山思解组。龙骧云起要侯王,鹤唳风声走夷虏。会令藿食保安眠,北固山南事幽圃。
https://shici.929r.com/shici/XmHV9nvq.html
大云吴中士,妙学兼般舟。
笔下走三峡,胸中包九流。
考古自坟典,探玄极方州。
别来十五年,邂逅一笑休。
作书不求闻,取重惟桓侯。
尚北宫独冷,尘埃忘蹠丘。
尔者稍荐贤,蒲轮遂西游。
会当君相间,作诗继何尤。
遥知市门子,人不堪其忧。
天生裔夷,以限四极。有不能然,乃啸上国。
既殄我民,尔则逆天。恶稔而诛,天胡舍㫋。
在昔肃氏,厥贡砮矢。不我来庭,敢干我纪。
揭揭杨侯,梗其喉牙。万夫一躯,莫我敢加。
谁谓尔狂,我冯我抑。谁谓备残,我唑我斥。
天子曰嘻,惟我有臣。曷不赎之,人百其身。
屹屹崇冈,侯安于域。桷梴旅楹,侯有庙食。
惟皇上帝,命侯来归。顾瞻山川,申我王威。
侯食百世,旗纛旖旖。百灵齐趋,从侯北指。
侯车轰轰,于彼故疆。覆其穴巢,何有虎狼。
告功帝阍,帝笑为喜。四方既平,侯祀百世。
曷慕匪忠,歇畏匪死。简于帝衷,惟忠弗畏。
明明天子,与帝一心。是播是崇,是显自今。
有流滔滔,贯于南邦。我诗孔昭,配此大江。
《褒忠庙歌》【宋·叶梦得】天生裔夷,以限四极。有不能然,乃啸上国。既殄我民,尔则逆天。恶稔而诛,天胡舍㫋。在昔肃氏,厥贡砮矢。不我来庭,敢干我纪。揭揭杨侯,梗其喉牙。万夫一躯,莫我敢加。谁谓尔狂,我冯我抑。谁谓备残,我唑我斥。天子曰嘻,惟我有臣。曷不赎之,人百其身。屹屹崇冈,侯安于域。桷梴旅楹,侯有庙食。惟皇上帝,命侯来归。顾瞻山川,申我王威。侯食百世,旗纛旖旖。百灵齐趋,从侯北指。侯车轰轰,于彼故疆。覆其穴巢,何有虎狼。告功帝阍,帝笑为喜。四方既平,侯祀百世。曷慕匪忠,歇畏匪死。简于帝衷,惟忠弗畏。明明天子,与帝一心。是播是崇,是显自今。有流滔滔,贯于南邦。我诗孔昭,配此大江。
https://shici.929r.com/shici/cj3Bi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