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策安宗社,高文著庙堂。
从容造辟议,感激荐贤章。
貂冕崇廞服,銮舆俯奠觞。
哀荣岂无有,公德倍辉光。
大策安宗社,高文著庙堂。
从容造辟议,感激荐贤章。
貂冕崇廞服,銮舆俯奠觞。
哀荣岂无有,公德倍辉光。
这首挽辞是对晏元献公的颂扬与悼念。首句“大策安宗社”,赞扬了晏公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卓越的策略稳定了国家,保护了社稷。接着“高文著庙堂”,指出他留下的著作不仅在朝廷中广为流传,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的“从容造辟议,感激荐贤章”两句,描绘了晏公在决策时的沉稳与智慧,以及他推荐贤能之士的慷慨与真诚。最后,“貂冕崇廞服,銮舆俯奠觞”描述了晏公去世后,朝廷对他隆重的追悼仪式,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巨大贡献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纪念。“哀荣岂无有,公德倍辉光”则表达了对晏公高尚品德的赞美,认为他的道德光辉超越了任何荣誉。整首挽辞通过一系列的场景和细节,全面展现了晏元献公的卓越成就和高尚人格,表达了深切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
一去无迹。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钗钿堕处遗香泽。
乱点桃蹊,轻翻柳陌。
多情为谁追惜。
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
渐蒙笼暗碧。
静绕珍丛底,成叹息。
长条故惹行客。
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残英小、强簪巾帻。
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
漂流处、莫趁潮汐。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
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
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
沈恨处,时时自剔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