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晚节从赤松,武侯早岁称卧龙,仇秦复汉身始终。
渊明初非避俗翁,两侯大节将无同。
阳秋甲子法王正,持笔宛有长沙雄。
易地灞上祁山功,王弘何恨奉吾足,督邮能芥平生胸。
归来种豆南山中,斜川只许桃源通。
门前五柳春濛濛,落絮不与江波东。
环堵萧然吾未穷,北窗尽有羲皇风。
画图不尽千古意,诗成一笑浮云空。
留侯晚节从赤松,武侯早岁称卧龙,仇秦复汉身始终。
渊明初非避俗翁,两侯大节将无同。
阳秋甲子法王正,持笔宛有长沙雄。
易地灞上祁山功,王弘何恨奉吾足,督邮能芥平生胸。
归来种豆南山中,斜川只许桃源通。
门前五柳春濛濛,落絮不与江波东。
环堵萧然吾未穷,北窗尽有羲皇风。
画图不尽千古意,诗成一笑浮云空。
此诗《题渊明归去图》由元代诗人卢挚所作,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高士的景仰之情。诗中以“留侯”、“武侯”为引子,对比了陶渊明与历史上的两位英雄人物,强调了陶渊明坚守高洁品行的大节。接着,诗人运用典故和形象比喻,如“阳秋甲子法王正”、“易地灞上祁山功”,以及“王弘何恨奉吾足,督邮能芥平生胸”,生动地刻画了陶渊明在官场与归隐之间的抉择与坚持。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归来种豆南山中,斜川只许桃源通”等诗句,展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最后,“门前五柳春濛濛,落絮不与江波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进一步凸显了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美好与超脱。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和归隐之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崇尚。
旧说黄杨厄闰年,今年并厄菊花天。
但挼青蕊浮新酒,何必黄金铸小钱。
半醉嚼香霜月底,一枝却老鬓丝边。
阿谁会得开迟意,暗展重阳十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