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润光溶骨秀,剪成小样玲珑。九华六角总输工。
遥侵鬟影绿,暗洒汗斑红。
记得梦中覆鹿,炎凉悟彻空空。伴人闲倚曲栏东。
挥开杨柳月,摇散藕丝风。
质润光溶骨秀,剪成小样玲珑。九华六角总输工。
遥侵鬟影绿,暗洒汗斑红。
记得梦中覆鹿,炎凉悟彻空空。伴人闲倚曲栏东。
挥开杨柳月,摇散藕丝风。
这首清代刘琬怀的《临江仙·咏蕉扇》描绘了一把精致的芭蕉扇,其质地细腻光滑,骨骼秀美,形状小巧玲珑。扇面上的图案或纹理仿佛九华山的六角形,工艺精巧,绿色的影子映衬着发髻,红色的汗渍增添了几分生动。诗人回忆起梦中情景,扇子似乎能带来清凉,让他领悟到世事炎凉,空无一物。最后,他独自倚着栏杆,任由扇子带来的微风摇曳着杨柳,吹散着如藕丝般的轻柔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意境。整首词以扇为媒介,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盛君画梅太奇绝,老干如龙更如铁。
笔底幽魂冷不彻,满纸枯株三丈雪。
六月披图身欲僵,一堂坐客皆闻香。
就中先辈多评章,佳者长沙之李华亭张。
当时此物果谁有,杨公成玉扬州守。
公也珍之若琼玖,自谓此图传不朽。
子孙弃之同敝帚,百年竟落他人手。
峡水林君偶得之,不惟爱梅兼爱诗。
犹记当初兵火时,居民鼠窜家流离。
书籍图画焚无遗,此图藏之高树枝。
倭奴虽黠那能知,淫雨沾湿寒风吹。
鬼神呵护无损亏,吁嗟此图亦已奇。
付与妙手重装池,千秋万岁无离披,千秋万岁无离披。
春风散藻景,山水动微暄。
桂棹泛兰渚,摇摇过前川。
汀花媚幽壑,岸柳垂轻湍。
环洲屡回复,杂树何缤纷。
微波生镜湖,疏钟来云门。
扬帆意超忽,溯流情孤鶱。
逆楫芰荷脆,随波兰芷繁。
和风驻瑶瑟,落日沉金尊。
山川缅如故,畴昔谁能存。
佳境岂易觌,幽怀愿无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