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车偃蹇出松林,望入云丛最顶岑。
为问三千三百六,可容一步一孤吟。
征车偃蹇出松林,望入云丛最顶岑。
为问三千三百六,可容一步一孤吟。
这首明代诗人郭之奇的《车中望最高峰》描绘了诗人乘车穿行于松林之中,视线被引导向远方云端的最高峰。"征车偃蹇出松林"一句,通过"征车"和"偃蹇"形象地刻画了车行的艰难与缓慢,而"出松林"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接着,诗人以"望入云丛最顶岑"表达对高峰的仰望,将自己置于渺小与崇高的对比之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向往。
"为问三千三百六,可容一步一孤吟"这两句,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三千三百六"可能指的是山峰的高度,也可能象征着时间的长久,诗人询问这高峻的山峰是否允许他在每一步都独自吟唱,表达了他对孤独旅程的沉思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琳山寺前雨翻盆,辟邪渡头争渡喧。
湖光主人敬爱客,解装咄嗟开酒樽。
江城花尽柳亦老,薄暮欢娱怜草草。
殷勤为唤两红颜,始知人好鸟还好。
斑斑鬓间少黑丝,客中不复忧心捣。
阻酒中圣少年时,江湖放浪真忘归。
老来颇丧丈夫勇,心随暝鸟投林飞。
粲粲有道孙,丰姿复乱真。
养气如晴虹,照映塞外春。
好大有馀韵,雨垫乌角巾。
典学万人敌,谈笑五台宾。
篆笔压秦相,翻笑蔡有邻。
长袖果善舞,巨价藏百珍。
岂繄寂寞中,见此妙入神。
平生乐闻善,况我骨肉亲。
孟坚赞炎汉,扬雄赋逐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