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录虽能早致身,中年东海与西秦。
只宜桐柏山中老,不是麒麟阁上人。
故病未休新病起,黑头应笑白头新。
天公早赐还山诏,怀抱纷纷倦俗尘。
录录虽能早致身,中年东海与西秦。
只宜桐柏山中老,不是麒麟阁上人。
故病未休新病起,黑头应笑白头新。
天公早赐还山诏,怀抱纷纷倦俗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题为《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其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生涯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录录虽能早致身”表明作者早期仕途顺利,但接下来的“中年东海与西秦”暗示了他在官场的辗转和漂泊,意指他在不同地方任职。
“只宜桐柏山中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理想,认为在宁静的山林中度过晚年更为适宜,而不适合继续在朝廷高位上劳心。“不是麒麟阁上人”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麒麟阁是表彰功臣之地,他自谦并非那样的人物。
“故病未休新病起,黑头应笑白头新”通过自身的疾病和年龄变化,感慨岁月无情,暗示了对仕途疲惫和对青春不再的无奈。最后两句“天公早赐还山诏,怀抱纷纷倦俗尘”直接表达了对早日得到退休归隐的期盼,希望天公能成全他的愿望,让他摆脱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三百六旬今夜尽,寥寥虚室独凝神。
莲城五鼓欲催晓,梅岭一枝先报春。
邹律渐吹阴谷暖,尧蓂看傍土阶新。
海隅留滞年华长,坐对寒釭浩叹频。
老夫少时不信老,长笑老人恃年少。
如今老矣不笑人,却被少年开口笑。
少年何苦笑老人,老人旧日颜如春。
兴来百盏山隤玉,醉后千篇笔有神。
自古圣贤皆白骨,谁道今人不见古时月。
孔子盗蹠俱尘埃,杜陵老人今亦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