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游情倦,幽居傍水村。
草腥多鹤迹,地僻少人言。
雨过天逾碧,云生石有痕。
山中何所事,麋鹿共朝昏。
春尽游情倦,幽居傍水村。
草腥多鹤迹,地僻少人言。
雨过天逾碧,云生石有痕。
山中何所事,麋鹿共朝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春末山庄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尽时节的自然风貌与内心情感。
首联“春尽游情倦,幽居傍水村”,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心境。春天的繁华渐逝,游人的心也随着季节的更迭而感到疲惫,选择在一处远离尘嚣的水边村庄安顿下来,寻求内心的平静。这里,“春尽”不仅指自然界的春光消逝,也暗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逃避。
颔联“草腥多鹤迹,地僻少人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人烟的稀少。草地上弥漫着一种略带腥味的气息,这或许是因鹤群栖息留下的痕迹所致,鹤的高洁与庄重与诗人的隐逸情怀相契合。而“地僻少人言”则直接描绘出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界,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缓慢,言语不多,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颈联“雨过天逾碧,云生石有痕”,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雨后的天空更加碧蓝,云雾缭绕,仿佛给石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这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新、静谧。这种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淡泊。
尾联“山中何所事,麋鹿共朝昏”,将视角转向山林深处,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问题:在这片山林中,人们究竟在做什么?答案似乎不言而喻——与麋鹿一同迎接朝霞,送走黄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一问一答,既是对隐居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也是对自由、和谐生活方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末山庄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雷师掠地西山麓,北会丰隆出苍峪。
崩云掩落赤日乌,列缺光腾烛龙目。
黑风驾海天外立,万骑先声振林谷。
云涛怒卷恶雨来,中杂冰丸几千斛。
杀声咆哮屋碎瓦,百万神兵自天下。
奋然横击合阵来,昆阳之战何雄哉!
又如马陵之道万弩发,矢下雨如无魏甲。
斧形鸡卵见自昔,异状奇模此其匹。
野人庭户变绡馆,雾涌烟霾与龙敌。
又疑鲛人泉客泣相别,泪洒珠玑恣狼藉。
叶穿鸟死庭树惨,禾麦击平惊赭赤。
神威收敛俄寂然,潇潇合浦还珠玭。
整冠变色立前庑,但见土窝万杵一一皆深圆。
五行有占非小变,调元失所谁之愆?
又闻夏冬愆伏之所致,亦以坎冶持化元。
孔子修《春秋》,二百四十二载间。
特书雨雹凡两次,大率贬黜臣下侵君权。
况今朱明壮阳月,胡为纵此群慝之所颛?
历关上诉九虎怒,虮虱小臣非所言。
独怜田家被灾者,寒耕热耘手足成胝胼。
差科大命寄一麦,盻盻见熟疗饥涎。
一新到口不得食,哀哉何以卒岁年!
《大雹行》【元·王恽】雷师掠地西山麓,北会丰隆出苍峪。崩云掩落赤日乌,列缺光腾烛龙目。黑风驾海天外立,万骑先声振林谷。云涛怒卷恶雨来,中杂冰丸几千斛。杀声咆哮屋碎瓦,百万神兵自天下。奋然横击合阵来,昆阳之战何雄哉!又如马陵之道万弩发,矢下雨如无魏甲。斧形鸡卵见自昔,异状奇模此其匹。野人庭户变绡馆,雾涌烟霾与龙敌。又疑鲛人泉客泣相别,泪洒珠玑恣狼藉。叶穿鸟死庭树惨,禾麦击平惊赭赤。神威收敛俄寂然,潇潇合浦还珠玭。整冠变色立前庑,但见土窝万杵一一皆深圆。五行有占非小变,调元失所谁之愆?又闻夏冬愆伏之所致,亦以坎冶持化元。孔子修《春秋》,二百四十二载间。特书雨雹凡两次,大率贬黜臣下侵君权。况今朱明壮阳月,胡为纵此群慝之所颛?历关上诉九虎怒,虮虱小臣非所言。独怜田家被灾者,寒耕热耘手足成胝胼。差科大命寄一麦,盻盻见熟疗饥涎。一新到口不得食,哀哉何以卒岁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BmNMsv.html
春阁悬灯,见玉寒冰洁,横满疏枝。
元来却是,一卷拨雪清诗。
空山老树,镇无人、湖水偷窥。
犹幸得、爱香吟客,年年不负花期。
西指翠岩深处,有面溪云屋,曾傍琼姿。
黄昏几番月色,醉里闲题。
扳条嚼蕊,恁风怀、孤鹤应知。
君莫把、林逋好句,生挑水部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