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澧之洞晨·其二》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澧之洞晨·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道人本分事,不用达人诗。

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

漆园直寓言,谪仙岂吾师。

卷怀置心斋,焚芗比希夷。

(0)
翻译
道士的本分之事,并非追求达人的诗篇。
在烟霞与风月的沉醉中,寻求心灵的陶冶和提升。
漆园子的话如同寓言,李白这样的谪仙,怎会是我的老师。
将心事深藏内心,如同焚烧香料般,追求超脱与宁静。
注释
道人:指道士,修行之人。
达人:指通达世间事理的人。
诗:此处指文学创作。
烟霞:泛指自然美景,常指隐居生活。
痼疾:长期难以治愈的疾病,引申为深深迷恋的事物。
风月:泛指美好的时光或景色,也指男女之情。
陶写:陶冶情操,提升自我。
漆园:指庄子,他曾为漆园吏,后成为道家重要人物。
寓言:含有深意的故事或言论。
谪仙:贬谪人间的仙人,指李白。
吾师:我的老师。
卷怀:收敛心志,不外露。
心斋:内心清净,无杂念的状态。
焚芗:焚烧香料,象征超脱世俗。
希夷:道教中的神仙,也指超脱尘世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为赠送给柯山道士郑云谷而作,表达了诗人对道士清高脱俗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向往。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充满了对自然界的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修养。

"道人本分事,不用达人诗。" 这两句点出了道士与世俗不同,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通过诗歌来表达什么,这也反映出诗人的敬意。

"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 描述了道士住在云雾缭绕的地方,即使身体有病,也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宁静和治愈的力量。

"漆园直寓言,谪仙岂吾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向往,将道士比作仙人,表示想要学习他们的清净自守。

"卷怀置心斋,焚芗比希夷。"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愿意将自己的烦恼放在心中,通过冥思苦想来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最后用“焚芗”比喻消除杂念,“希夷”指的是古代圣人,表达了诗人追求高洁品格的心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道士生活的赞颂,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效后村体

十载村居学养恬,未忘习气有人嫌。

课僮薙草心先快,助仆移梅力尚兼。

不分乌鸦啼锦树,绝怜紫燕傍茅檐。

路逢野老閒相问,新岁凶穰可豫占。

(0)

游湖分韵得西字

命驾不辞春径泥,少蓬高会帝城西。

物非我辈终无赖,书笑蒙庄只强齐。

天入湖光随广狭,山藏云气互高低。

谁怜极目茭刍里,隐隐苍龙卧古堤。

(0)

观物吟

画工状物,经月经年。轩鉴照物,立写于前。

鉴之为明,犹或未精。工出人手,平与不平。

天下之平,莫若于水。止能照表,不能照里。

表里洞照,其唯圣人。察言观行,罔或不真。

尽物之性,去己之情。有德之人,而必有言。

能言之人,未必能行。

(0)

大笔吟

有客无知,为性太质。不忮不求,无固无必。

足蹑天根,手探月窟。所得之怀,尽赋于笔。

意远情融,气和神逸。酒放微醺,绡铺半匹。

如风之卒,如云之勃。如电之欻,如雨之密。

或往或还,或没或出。涤荡氛埃,廓开天日。

鸾凤翱翔,龙蛇盘屈。春葩暄妍,秋山崒屼。

三千簪裾,俯循儒术。百万貔貅,仰听军律。

松桂成林,芝兰满室。蜀锦初番,朝霞乍拂。

白璧一双,黄金百镒。羲之来求,牧之来乞。

物外神交,人间事毕。观者析醒,收之愈疾。

(0)

每度过东邻

每度过东邻,东邻愈觉勤。

既来长是愧,相见只如亲。

饮食皆随好,儿童亦自忻。

吾乡有是乐,何必更求仁。

(0)

时事吟·其二

时久则患生,事久则弊生。弊患相仍,人何以宁。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