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本分事,不用达人诗。
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
漆园直寓言,谪仙岂吾师。
卷怀置心斋,焚芗比希夷。
道人本分事,不用达人诗。
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
漆园直寓言,谪仙岂吾师。
卷怀置心斋,焚芗比希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为赠送给柯山道士郑云谷而作,表达了诗人对道士清高脱俗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向往。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充满了对自然界的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修养。
"道人本分事,不用达人诗。" 这两句点出了道士与世俗不同,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通过诗歌来表达什么,这也反映出诗人的敬意。
"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 描述了道士住在云雾缭绕的地方,即使身体有病,也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宁静和治愈的力量。
"漆园直寓言,谪仙岂吾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向往,将道士比作仙人,表示想要学习他们的清净自守。
"卷怀置心斋,焚芗比希夷。"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愿意将自己的烦恼放在心中,通过冥思苦想来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最后用“焚芗”比喻消除杂念,“希夷”指的是古代圣人,表达了诗人追求高洁品格的心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道士生活的赞颂,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命驾不辞春径泥,少蓬高会帝城西。
物非我辈终无赖,书笑蒙庄只强齐。
天入湖光随广狭,山藏云气互高低。
谁怜极目茭刍里,隐隐苍龙卧古堤。
画工状物,经月经年。轩鉴照物,立写于前。
鉴之为明,犹或未精。工出人手,平与不平。
天下之平,莫若于水。止能照表,不能照里。
表里洞照,其唯圣人。察言观行,罔或不真。
尽物之性,去己之情。有德之人,而必有言。
能言之人,未必能行。
有客无知,为性太质。不忮不求,无固无必。
足蹑天根,手探月窟。所得之怀,尽赋于笔。
意远情融,气和神逸。酒放微醺,绡铺半匹。
如风之卒,如云之勃。如电之欻,如雨之密。
或往或还,或没或出。涤荡氛埃,廓开天日。
鸾凤翱翔,龙蛇盘屈。春葩暄妍,秋山崒屼。
三千簪裾,俯循儒术。百万貔貅,仰听军律。
松桂成林,芝兰满室。蜀锦初番,朝霞乍拂。
白璧一双,黄金百镒。羲之来求,牧之来乞。
物外神交,人间事毕。观者析醒,收之愈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