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怀》
《寄怀》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有客伤春复怨离,夕阳亭畔草青时。

泪从红蜡无由制,肠比朱弦恐更危。

梅向好风惟是笑,柳因微雨不胜垂。

双溪未去饶归梦,夜夜孤眠枕独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离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意象画卷。

开篇“有客伤春复怨离”,即点明了主题,一个旅途中的游子在春天感到无限哀伤,他对春天的美好无法留恋,只能带着离愁前行。紧接着,“夕阳亭畔草青时”则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稍显凄凉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空旷的亭台旁,野草随风摇曳,一片生机,却也衬托出游子的孤独与寂寞。

泪水如红蜡般滴落而下,“泪从红蜡无由制”,这是对无法抑制悲伤情绪的形象表达,仿佛那流不尽的泪水就像熔化的红蜡一样,无可奈何。接着“肠比朱弦恐更危”则将心中的哀伤与紧绷的琴弦相比喻,更显出内心深处的痛楚和不安。

在下片,诗人笔触转轻,“梅向好风惟是笑”,这里梅花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对着游子的离愁微微一笑,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可能暗示了对未来某种期许和希望。紧接着“柳因微雨不胜垂”则表现出细雨中的垂柳似乎也随之低垂,无法承受更多的哀愁。

最后两句,“双溪未去饶归梦,夜夜孤眠枕独欹”,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即便是旅途中,也常在梦里回到那熟悉的双溪之地。而“夜夜孤眠枕独欹”则更深化了游子的孤寂与凄凉,每个夜晚都是他独自一人,枕着孤单的被褥入睡。

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写和内心哀愁的情感流露,构建了一种离别之苦、旅途之寂寞以及对美好自然的依恋。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深沉而细腻的抒情技巧。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江夏别鲁直送之宜州

翰墨精神全魏汉,文章波澜似春秋。

可是中州著不得,江南已远更宜州。

(0)

广陵

广陵归客叹飞蓬,怀古伤离向此中。

前世翻波那复问,十年弹指已成空。

楼头画角催残日,城上寒鸦噪晚风。

井径萧条人不见,又随潮信度江东。

(0)

竹·其一

所爱幽窗下,烟丛与露枝。

才闻风起处,便是雨来时。

节直将谁比,心空只自知。

青青长在眼,休说化龙迟。

(0)

临江仙·其七咏藏春玉

青润奇峰名韫玉,温其质并琼瑶。

中分瀑布泻云涛。双峦呈翠色,气象两相高。

珍重幽人诚好事,绿窗聊助风骚。

寄言俗客莫相嘲。物轻人意重,千里赠鹅毛。

(0)

凉风

凉风几时动,日暮已秋声。

稍稍月华白,纷纷林影清。

予怀元不恶,世事巧相撄。

所愿西成后,边头息戍兵。

(0)

近重阳作

满城风雨近重阳,梧竹萧萧欲断肠。

敢望白衣来送酒,拟将黄菊去为粮。

系萸安得山堪避,落帽岂无人在旁。

千载风流心独会,饮泉亦足慰凄凉。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