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卷末偶题三首·其三》
《卷末偶题三首·其三》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

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

(0)
翻译
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地位往往源自出身,他们的名声都记录在国家的风范之中。
如果这一生都不了解《离骚》和《雅诗》这样的高雅文学,那么即使做官也难以成为亲近君主的大臣。
注释
出身:指个人的家庭背景或社会地位。
国风:古代中国的民间风俗或国家风气所崇尚的文化。
骚雅:《离骚》和《雅诗》的合称,均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代表高雅文化。
孤宦:孤独的官员生涯。
近臣:亲近君主的大臣。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唐代诗人郑谷的《卷末偶题三首(其三)》。从这几句话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自信和对文学修养的重视。

“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这里,“一第”指的是最高等级或排名第一,“出身”可能意指个人的家世或者个人才华的展现。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自己的文学成就和家族背景,这些都已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如果不具备像《离骚》这样的高超文学素养,那么即便是身处皇宫之内,也只能是一个孤独且无足轻重的官员。这里的“骚雅”指的是屈原的《离骚》,象征着最高的文学成就和审美水准。诗人自诩如果没有对这样高水平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那么即便是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也无法真正地接近皇帝,成为亲信。

总体而言,这几句话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文学修养至关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戏答降箕青莲仙八首·其七

欲问先生觅大还,浮名绊我愧尘颜。

区中甲子频惊换,自是仙家瞬息间。

(0)

过献县水没坡田荡成巨浸凫鸥葭苇宛似江南风景口占二十八字

摇落枯葭战晚秋,浴凫飞鹭两悠悠。

只疑身在江南地,泖上飘然一叶舟。

(0)

寄书京中故人

南北关河又隔年,欲传书札意茫然。

形容别后看将老,惟有迂疏只似前。

(0)

阴雨连日阻赏莲之约花事亦少歇矣复得一绝速诸君子

我亦禅心悟色空,石栏干畔倚微风。

从渠一夜都零落,要吸清香试碧筒。

(0)

张石川书来约会杭城议共远游

故人约我事清游,兹兴年来百不留。

曾欲天台观瀑布,遂登庐岳访浮丘。

枯筇短屐三高墓,明月清风八咏楼。

屈子子长非我事,一区何处不夷犹。

(0)

和桂翁雪夜中三首·其二

瑞雪光中据马鞍,银桥徐度历斜栏。

即看玉宇生虚白,似坐冰壶彻夜寒。

瑶烛烟分三宝界,琼花綵积万灵坛。

蓬莱天上身难到,错拟明朝得遍看。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