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春水绿,乘兴谒名山。
石磴和云践,金庭就日攀。
暂来辞竹下,独往出花间。
若遇壶中客,应知得道还。
新安春水绿,乘兴谒名山。
石磴和云践,金庭就日攀。
暂来辞竹下,独往出花间。
若遇壶中客,应知得道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送别友人前往齐云山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首句“新安春水绿”以清新之笔勾勒出春天新安江畔的碧波荡漾,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的基调。接着,“乘兴谒名山”则表达了友人对探索名山大川的兴致勃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石磴和云践,金庭就日攀”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登山的过程描绘得既壮丽又神秘。石磴与云相接,金庭在日光下闪耀,不仅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壮美,也暗示了旅程的艰难与挑战。同时,这两句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味。
“暂来辞竹下,独往出花间”则描绘了友人独自一人离开时的景象,竹林与花丛之间,透露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友人旅途的独立与自由,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若遇壶中客,应知得道还”一句,借用了道家文化中的“壶中世界”概念,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寻找到内心平静、领悟人生真谛的美好祝愿。这不仅是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也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智慧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六月骄阳逞炎热,日日南风赤如血。
东田西田水绝流,土膏尽作龟兆裂。
今晨白帝行新秋,乾坤早觉阴云稠。
翻江到海龙用壮,雨声不断寒飕飕。
瓯窭洼邪尽生意,顷者萎黄复苍翠。
野老迎神拜且呼,农夫赊酒欢还醉。
草阁道人无寸田,也复起舞歌丰年。
年丰但愿饱吃饭,底用枯肠五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