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燕各自飞,东西相背驰。
日月遥相代,弦望会有时。
人事值所适,何用悲素丝。
素丝动烦忧,怆恍不自持。
何似托尊酒,心如槁木枝。
但恐酒力薄,促起长相思。
劳燕各自飞,东西相背驰。
日月遥相代,弦望会有时。
人事值所适,何用悲素丝。
素丝动烦忧,怆恍不自持。
何似托尊酒,心如槁木枝。
但恐酒力薄,促起长相思。
这首诗以“劳燕各自飞”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离别之苦,燕子因劳役而各自飞翔,象征着人世间的分离与孤独。接下来,“东西相背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分离的不可逆转性,东西方向的对立,如同情感的断裂。
“日月遥相代,弦望会有时”,诗人将时间比作流转的月相,暗示着虽然相聚与离别交替,但总有重逢的时刻。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团聚的期待。
“人事值所适,何用悲素丝”,转而探讨人的命运与选择,认为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应该积极面对,不必过分悲伤。这里“素丝”可能象征着生活的平淡或人生的无常,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保持坚韧与乐观。
“何似托尊酒,心如槁木枝”,表达了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将心比作“槁木枝”,既表现了内心的空洞与疲惫,也暗示了寻求解脱的渴望。
最后,“但恐酒力薄,促起长相思”,点明了即使借助酒力暂时忘忧,也无法真正摆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以及对永恒团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时间、人生选择、解脱与思念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内心平静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