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帆拂掠皖公山,一路青峨立翠鬟。
曾见刘郎射蛟日,插天旌旆照孱颜。
归帆拂掠皖公山,一路青峨立翠鬟。
曾见刘郎射蛟日,插天旌旆照孱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路景象。"归帆拂掠皖公山",写归船轻盈地掠过安徽境内的皖公山,展现了动态的旅途画面和船只的灵动。"一路青峨立翠鬟",进一步描绘了山峦连绵,如同女子青丝堆叠的秀美姿态,形象生动。
诗人接着引入历史典故,"曾见刘郎射蛟日",提及古代英雄刘郎(可能指刘裕,他曾有射杀蛟龙的英勇事迹),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感和传奇色彩。最后,"插天旌旆照孱颜",描述了旌旗直插云天的壮观场景,映照在山川之间,显得威武而辉煌,也暗示了舒州山的雄伟壮丽。
整体来看,项安世的《雁汊望舒州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融入了历史典故,展现出舒州山的壮丽风貌以及诗人对往昔英雄的敬仰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