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碧梧树,上有幽栖禽。
养成五彩雏,鸣动黄钟音。
拟之箫韶间,叶彼圣贤心。
夫何失其所,委置荆杞林?
庭前碧梧树,上有幽栖禽。
养成五彩雏,鸣动黄钟音。
拟之箫韶间,叶彼圣贤心。
夫何失其所,委置荆杞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庭前的碧梧树上,有一只悠然栖息的鸟儿,它精心养育着一群色彩斑斓的小鸟。这些小鸟发出如同黄钟大吕般的鸣叫声,显得和谐而庄重。诗人将它们比作在箫韶乐声中的圣贤,寓意它们拥有高尚的心灵。然而,令人感慨的是,这些美好的存在却失去了应有的环境,被遗弃在了荆棘丛生的林中。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寓言性地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或遭忽视的社会现实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以物喻人,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