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欲寄》
《欲寄》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欲寄予声无使还,平安始见一书间。

偶从淝水经淮水,应对龟山忆蜀山。

浮世并知俱物役,利途曾复见人闲。

每言庾信愁难解,果道安仁鬓已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的《欲寄》。诗中表达了诗人欲寄情于人却无人可托的孤独感,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欲寄予声无使还”,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想要传达情感却找不到合适的媒介。接着,“平安始见一书间”一句,通过收到一封简短的平安信件,感受到一丝慰藉,反衬出日常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稀缺。

“偶从淝水经淮水,应对龟山忆蜀山。”这两句运用了地理名词和历史典故,通过穿越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触发了诗人对遥远地方的回忆与思念。这里不仅有空间上的跨越,更有时间上的回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交织在一起。

“浮世并知俱物役,利途曾复见人闲。”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在繁忙而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人们似乎都被外在的事务所束缚,难以找到真正的宁静与自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最后,“每言庾信愁难解,果道安仁鬓已斑。”引用庾信和潘岳(字安仁)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岁月的无情。庾信晚年流寓北朝,常有思乡之愁;潘岳早年即白发苍苍,暗示时光易逝,人生短暂。这两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时间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赠陈如晦

堂堂六湖,清秋玉壶。我则尚友,岂敢为徒。

仁义弘毅,不可夺志。岂私我朋,义之与比。

德必有邻,二彭其人。与语终日,澹无一尘。

以罪来归,得此四宾。甘心涧谷,以老我身。

(0)

翠岩寺

石岩看不见,翠色自重重。

春雨生松叶,山风响铁钟。

碑顽工费墨,草嫩绿添茸。

住院吴僧老,相迎忆旧逢。

(0)

清平乐·其二

秋容眼界。随寓浑堪爱。远岫连天横淡霭。

望断孤鸿飞外。夕阳红树林坰。重重锦障横陈。

一段江南景色,倩谁为下丹青。

(0)

玉烛新

梅花新霁后。正锦样华堂,一时装就。

洞房花烛深深处,慢转铜壶银漏。新妆未了。

奈浩荡、春心相候。

香篆里、簇簇笙歌,微寒半侵罗袖。

侵晨浅捧兰汤,问堂上萱花,夜来安否。功名漫斗。

漫赢得、万里相思清瘦。蓝袍俊秀。

便胜却、登科龙首。春昼永、帘幕重重,箫声缓奏。

(0)

踏莎行七首·其二题醉袖

浅黛宜颦,明波欲溜。逢迎宛似平生旧。

低鬟促坐认弦声,霞觞滟滟持为寿。

浓染吟毫,偷题醉袖。寸心百意分携后。

不胜风月两厌厌,年来一样伤春瘦。

(0)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冈

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便莫惜。

离觞频卷白。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

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

勤书尺。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