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京杂咏十首·其三》
《上京杂咏十首·其三》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天阙虚无里,城低纳远山。

白榆迷雁塞,青草补龙湾。

市簇家家近,官清日日閒。

重游深问俗,渐恨鬓毛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上京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市的风貌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首句“天阙虚无里,城低纳远山”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天际与城市相接,远山仿佛融入了虚无之中,展现出一种空灵之美。接着,“白榆迷雁塞,青草补龙湾”两句,通过白榆树和青草地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雁塞”和“龙湾”的隐喻,暗示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壮丽。

“市簇家家近,官清日日閒”则转向对城市生活的描写,市井繁华,邻里之间关系紧密,官府清明,百姓生活悠闲自得,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最后,“重游深问俗,渐恨鬓毛斑”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入探索与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不禁感叹于自己的年华已逝,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上京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还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杂诗三十二首·其十六

无荣亦无辱,倚伏还相随。

韩侯叹良弓,宁复歆昔时。

华春敷明阳,各艳容与姿。

孤松秀严冬,历世谁可期。

照耀东门瓜,前贵今岂知。

较计毁誉间,无乃贤达卑。

(0)

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其十二

小草生枯桑,芊芊竞芳辰。

虽云殊本根,寄托各有因。

自我罹幽囚,忽焉经浃旬。

我兄千里馀,渺渺长河津。

妻子日望余,苍苍隔西邻。

所幸二三友,笑言越昏晨。

宵镫促燕膝,昵语忘苦辛。

患难苟相得,毋论骨肉亲。

(0)

赠沈氏二首·其一

辞马鸣故群,羁人恋心知。

身也匪木石,孰无怀与思。

蔼蔼轩盖途,才捷竞先时。

冥冥归林翮,爰集非无枝。

龙蛇悟易训,蟋蟀感唐诗。

情感辰靡延,把袂竟河涯。

赠子金错刀,申子古别离。

德爱诚匪他,遘君岂无期。

(0)

嗟哉行

人言高树多风,群鸟巢其颠。

劲干从来易折,弱者永其年。

兰?虽异众草,秋至同一零。

君子不爱其身,身屈名乃成。

(0)

阪田行

阪田瓞离离,子母长寒饥。

昨闻接京军,征夫曷时归。

特生阪田树,下有往与来。

黻裳四牡虽荣,不如与妾共餔糜。

网鱼不施网,孰能制鱼死。

征夫归来归来,不见灵宝公、安陆子。

(0)

朱迁镇庙二首·其一

野庙瞻遗像,英威尚出群。

戢场没沙水,尽壁起风云。

铁马长驱志,金兵累胜勋。

自遭谗谮死,罪复静胡氛。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