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之天台》
《送人之天台》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行李一枝藤,云边晓扣冰。

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

浅井仙人镜,明珠海客灯。

乃知真隐者,笑就汉廷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rénzhītiāntái
táng / dòng

xíngzhīténgyúnbiānxiǎokòubīng

dānjīngmiùbáinéng

qiǎnjǐngxiānrénjìngmíngzhūhǎidēng

nǎizhīzhēnyǐnzhěxiàojiùhàntíngzhēng

注释
行李:随身携带的物品。
晓:清晨。
冰:寒冷的冰层。
丹经:修炼丹药的秘籍。
谬:错误。
白发:指年老。
浅井仙人镜:比喻清澈如仙人之境的水面。
明珠海客灯:形容明亮的海市蜃楼般的灯光。
真隐者:真正的隐士。
汉廷:古代中国的朝廷。
翻译
背着一根藤杖,拂晓时分敲击云边的冰层。
如果修炼丹药的方法没有错,即使满头白发又能如何呢?
如同浅井仙人的镜子,明亮的海客灯笼象征着高洁的追求。
这才明白真正的隐士,笑着接受了朝廷的征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隐者形象,通过鲜明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隐者的超然物外与世俗权势的脱离。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观与隐者生活的细节,以此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行李一枝藤,云边晓扣冰"两句,描绘了隐者携带简单行囊,在云端轻敲冰冷的山石的情景,透露出隐者的清高脱俗和与自然息息相通的生活状态。"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则是对隐者修炼之法和长寿之愿的描写,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事无所牵挂、悠然自得的情怀。

"浅井仙人镜,明珠海客灯"两句,通过隐者使用浅井水为镜和远方客船上的明珠作灯光,强化了隐者的超凡脱俗和与世隔绝的意境。最后两句"乃知真隐者,笑就汉廷徵"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真正隐者的认知,即他们不受世俗权力的诱惑,甚至对朝廷的征召也能笑而置之。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题三叠泉二首·其二

高山流水何年事,俯仰登临今古情。

群岳欲干霄汉直,长川不共圣人清。

一条拖练探龙窟,千片摧冰护蜃城。

顿入光中忘岁月,琉璃国里许谁行。

(0)

与尘异论及姜山慨然有作

生别何云遂死离,百年人事不堪思。

从今晤对知多日,忆昔绸缪已后时。

泪尽江河空滚滚,看穷日月自迟迟。

寒山赖有安心处,收拾残编欲付谁。

(0)

丁巳九日海云书怀

近海寒花亦未开,故山佳节几登台。

最怜千里同秋色,不共高林倒茗杯。

落日亭亭江路邈,长天迥迥雁声哀。

淹留每恨无成计,胜事空嗟岁月来。

(0)

退院诗十四首·其十

秋深落叶埋芳径,避乱人多向远山。

送客未尝过谷口,蹇驴时见到云间。

户外西风欺病骨,篱边新月照颓颜。

一辞院事閒如许,又听鼙声早闭关。

(0)

程周量寄诗并茧紬赋此酬之

十年烟水思乡客,万里王程限远岑。

寒念云山添老衲,情纡尘刹见高吟。

牡丹已觉时人梦,霹雳全彰隐几心。

桂府一麾非久滞,庐峰还待拥牙寻。

(0)

岁晏怀姜山

东风吹雨下长干,又见梅花带雪残。

夏杪一传庐岳信,秋来几听雁声寒。

艰难客路谁能久,冷煖人情我已安。

闻道开年定入越,轻舟应过子陵滩。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