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退院诗十四首·其十》
《退院诗十四首·其十》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秋深落叶埋芳径,避乱人多向远山。

送客未尝过谷口,蹇驴时见到云间。

户外西风欺病骨,篱边新月照颓颜。

一辞院事閒如许,又听鼙声早闭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退院后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孤独之感。首句“秋深落叶埋芳径”,以深秋时节落叶覆盖小径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避乱人多向远山”,点明了人们在战乱时期纷纷逃往远处山林避难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可能也经历过动荡的时代。

“送客未尝过谷口,蹇驴时见到云间”两句,通过描述诗人未曾亲自送别客人至山谷出口,以及偶尔骑着跛脚驴子在云雾中可见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闲与超然。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暗含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远离和内心的平静。

“户外西风欺病骨,篱边新月照颓颜”两句,直接描绘了诗人退院后的日常生活状态。西风吹拂,似乎在“欺凌”着诗人那因年老或疾病而显得虚弱的身体;而新月斜挂,照亮了篱笆边,映照出诗人苍老的面容。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与外在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

最后,“一辞院事闲如许,又听鼙声早闭关”两句,总结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虽然退院后的生活看似闲适,但内心深处仍能感受到外界战乱的余音,这使得他不得不早早关闭心门,远离尘世的纷扰。这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他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位退院僧人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淡然接受,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与期待。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溪堂偶成

最阴森处一溪堂,天与山人住小庄。

风挟潮声来远屿,雨移云气上晴冈。

桑田隐约经三变,野鹤遨游领八荒。

进履青壶参妙诀,洞中日月此教长。

(0)

寿彭幸庵孙九峰·其一

询谋黄发诏应同,公自西来我自东。

一代才猷几司马,两人心迹旧冥鸿。

头颅未负移山力,精血凭酬补石功。

最有居閒图报地,挽回约质赞尧风。

(0)

白浦悼章·其一

元气栽培语不虚,二童一马化行馀。

迩之静海忽凶报,昨者天津是荐书。

李郭交游倾盖晚,彭殇修短赋形初。

倔强造物相降会,长诀心多尚属余。

(0)

赠项秉仁

襄毅元枢记昔年,后行梧竹上风烟。

县家赤子心应副,吾道沧洲业许传。

己属典刑酬仕学,未烦枘凿计方圆。

缵戎好亦孙支事,先续循良第一篇。

(0)

寿太保幸庵翁

正色乾坤旧不凡,壮猷重见扫妖欃。

功高物忌名为祟,主圣臣贤颂可劖。

嗣武直符彭老寿,本兵兼带潞公衔。

麟袍玉带朝回后,稳坐溪山一画嵓。

(0)

题杨乾叔西屿

迥野云犹暝,平津日又红。

南征疑化鹤,西屿寄冥鸿。

飘梗时名外,青衫老袖中。

摧残忆群醉,吹度一番风。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