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棺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头露掌痕。
不须惆怅愁难嫁,待与将书问岳神。
瓦棺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头露掌痕。
不须惆怅愁难嫁,待与将书问岳神。
这首诗《赠营妓敦庞者》是唐代诗人崔立言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一位名为敦庞的营妓的深情与关怀。
首句“瓦棺寺里逢行迹”,描绘了诗人与敦庞相遇的情景,地点在瓦棺寺,暗示着两人之间的偶然与神秘。瓦棺寺作为背景,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预示着两人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次句“华岳山头露掌痕”,进一步渲染了场景的壮丽与神秘。华岳山头,象征着高远与神圣,而“露掌痕”则暗示着敦庞曾经留下的痕迹,或是某种特殊经历的见证,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后两句“不须惆怅愁难嫁,待与将书问岳神”,表达了诗人对敦庞的深切关怀与理解。他安慰敦庞不必为婚姻之事感到忧愁,而是愿意通过写信的方式,向岳神询问关于敦庞命运的问题。这种行为体现了诗人对敦庞的尊重与爱护,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未来命运的关切和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设置,展现了诗人与敦庞之间超越常规的情感联系,以及对未知命运的共同探索与期待。
送别到中流,秋船倚渡头。
相看尚不远,未可即回舟。
禁省夜沈沈,春风雪满林。
沧洲归客梦,青琐近臣心。
挥翰宣鸣玉,承恩在赐金。
建章寒漏起,更助掖垣深。
饥虎呀呀立当路,万夫震恐百兽怒。
彤弓金镞当者谁,鸣鞭飞控流星驰。
居然画中见真态,若务除恶不顾私。
时和年丰五兵已,白额未诛壮士耻。
分铢远迩悬彀中,不中不发思全功。
舍矢如破石可裂,应弦尽敌山为空。
杀气满堂观者骇,飒若崖谷生长风。
精微入神在毫末,作缋造物可同功。
方叔秉钺受命新,丹青起予气益振。
底绥静难巧可拟,嗟叹不足声成文。
他时代天育万物,亦以此道安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