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虎呀呀立当路,万夫震恐百兽怒。
彤弓金镞当者谁,鸣鞭飞控流星驰。
居然画中见真态,若务除恶不顾私。
时和年丰五兵已,白额未诛壮士耻。
分铢远迩悬彀中,不中不发思全功。
舍矢如破石可裂,应弦尽敌山为空。
杀气满堂观者骇,飒若崖谷生长风。
精微入神在毫末,作缋造物可同功。
方叔秉钺受命新,丹青起予气益振。
底绥静难巧可拟,嗟叹不足声成文。
他时代天育万物,亦以此道安斯民。
饥虎呀呀立当路,万夫震恐百兽怒。
彤弓金镞当者谁,鸣鞭飞控流星驰。
居然画中见真态,若务除恶不顾私。
时和年丰五兵已,白额未诛壮士耻。
分铢远迩悬彀中,不中不发思全功。
舍矢如破石可裂,应弦尽敌山为空。
杀气满堂观者骇,飒若崖谷生长风。
精微入神在毫末,作缋造物可同功。
方叔秉钺受命新,丹青起予气益振。
底绥静难巧可拟,嗟叹不足声成文。
他时代天育万物,亦以此道安斯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射虎图,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画中猛虎的威武和画者李尚书的高超技艺。诗人独孤及以其精湛的笔触,捕捉到了画中的每一个细节,将观者的情感带入到这场虚构的狩猎之中。
“饥虎呀呀立当路,万夫震恐百兽怒”一句,以强烈的情景描写开篇,不仅展现了虎的威猛,也揭示了画中的紧张气氛。接下来的“彤弓金镞当者谁,鸣鞭飞控流星驰”则进一步渲染了狩猎的激烈场面。
诗中“居然画中见真态,若务除恶不顾私”一句,不仅是对画技的赞美,也暗示着画家在表现主题时的坚定立场和公正态度。紧接着,“时和年丰五兵已,白额未诛壮士耻”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宁和军队英勇的向往。
“分铢远迩悬彀中,不中不发思全功”一句,通过对弓箭的精确描写,再次突显了画中的动态美。随后的“舍矢如破石可裂,应弦尽敌山为空”则展现了射手的英勇和技艺。
在“杀气满堂观者骇,飒若崖谷生长风”中,诗人通过对杀气和观者反应的描绘,再次强调了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力量。而“精微入神在毫末,作缋造物可同功”则是对画家艺术造诣的高度赞扬。
最后,“方叔秉钺受命新,丹青起予气益振”表明了诗人对于李尚书接受新的创作使命和他作品所展现出的精神状态的肯定。“底绥静难巧可拟,嗟叹不足声成文”则是对这幅画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其精妙之处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射虎图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示了画家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诗人独孤及对于勇武、英杰和艺术高超技艺的赞美。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笔偶题归燕诗。
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
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
笑筵歌席反惆怅,明月清风怆别离。
庄叟彭殇同在梦,陶潜身世两相遗。
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
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
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休指宦游论巧拙,秪将愚直祷神祇。
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
关内昔分袂,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谈笑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嵋北,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
相哀骨可换,亦遣驭清风。
梁王台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飞入。
台前斗玉作蛟龙,绿粉扫天愁露湿。
撞钟饮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喷血斑。
朝朝暮暮愁海翻,长绳系日乐当年。
芙蓉凝红得秋色,兰脸别春啼脉脉。
芦洲客雁报春来,寥落野篁秋漫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