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道王兰若》
《宿道王兰若》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借榻到僧扉,虽安未是归。

瞑禽愁雪意,夜筱助风威。

烛尽思燃带,衾寒起覆衣。

不知孤棹去,明夕更何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dàowánglánruò
míng / gāo

jièdàosēngfēisuīānwèishìguī

míngqínchóuxuě筿xiǎozhùfēngwēi

zhújìnrándàiqīnhán

zhīzhàomínggèng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宿道王兰若》。诗中描绘了诗人借宿在僧舍的经历和感受。首句“借榻到僧扉”,简洁地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投宿情景,僧舍的门扉为他提供了一处暂时的栖身之处。然而,“虽安未是归”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家的思念,即使身处安宁之地,也意识到这不是真正的归宿。

接下来的两句“瞑禽愁雪意,夜筱助风威”,通过描绘夜晚禽鸟因雪而愁,以及竹林在风中摇曳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寒冷的氛围。诗人寓情于景,将自己的心境融入自然之中。

“烛尽思燃带,衾寒起覆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孤独与寒冷,蜡烛燃尽,他不得不点燃腰带照明,被子的寒意使他起身加衣。这些细节刻画出诗人在异乡的艰辛与无奈。

最后两句“不知孤棹去,明夕更何依”,直抒胸臆,诗人表达了对未知明天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不知道自己这孤舟离去后,明日又将何处寻找依靠。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因萧太史上邹南皋先生

北阙赐环荷主恩,东山一出望逾尊。

百年鱼水逢今会,此日夔龙半在门。

甘苦自知调鼎鼐,尘氛谁共涤乾坤。

匡时须仗扶天手,筑室纷纷未敢论。

(0)

途中杂咏同区季誉·其八

不尽川原指顾中,凭轩一望思何穷。

夕阳瘦马明寒影,古木哀猿吟暮风。

废苑碑残惟卧草,断沟水咽自流红。

年华滚滚送过鸟,词客登临感慨同。

(0)

同杨亦琳游报恩寺

初地何年梵刹开,一经残燬半蒿莱。

閒楹雨榻迷蛛网,废井烟沈隐劫灰。

听法愁猿窥宝座,衔花驯鹿上香台。

犹传舍利含光怪,铃铎风生夜月哀。

(0)

杜玄洲折柬见邀不果赴次答

惆怅心期阻,端居意绪阑。

喑蝉依柳静,斗雀下庭寒。

终日阖门坐,同人寡所欢。

回灯独自语,兴寝太无端。

(0)

怀莫止公·其二

人前犹寓札,身后曷留名。

寄托情弥苦,羁离意不平。

峨眉插汉峭,巫峡注湍惊。

未卜君何向,余怀与恨并。

(0)

长门怨

妾命真成薄,君恩未是疏。

玉楼闻玉漏,金殿度金舆。

长乐歌钟歇,长门夜月虚。

愁颜无复少,传语谢相如。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