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显攻微文,忠言被巧诋。
如何久不败,与帝相终始。
惜哉匡说诗,晚节终藿靡。
侵盗丽丹书,经术遂不齿。
后贤小其规,天权煽表里。
九重开宸断,八柄俄在已。
虽复加诸膝,委之若敝屣。
石显攻微文,忠言被巧诋。
如何久不败,与帝相终始。
惜哉匡说诗,晚节终藿靡。
侵盗丽丹书,经术遂不齿。
后贤小其规,天权煽表里。
九重开宸断,八柄俄在已。
虽复加诸膝,委之若敝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诗中的第二十七首。诗中以历史典故为喻,表达了对君主身边佞臣的批判和对忠诚谏言者遭遇的同情。
首句“石显攻微文,忠言被巧诋”借用了西汉时期石显陷害微文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佞臣攻击忠良,歪曲正直言论的情景。接着,“如何久不败,与帝相终始”指出这些奸佞之徒虽然屡次陷害忠良,却能长期保全自身,甚至与君主共始终,暗示了君主的昏庸和权力的腐败。
“惜哉匡说诗,晚节终藿靡”则感叹了匡说诗这位忠臣的晚节不保,比喻他最终也像豆叶一样萎靡不振,失去了原有的刚毅和正直。这一句是对那些在权力面前丧失原则、最终堕落的忠臣的惋惜。
“侵盗丽丹书,经术遂不齿”揭示了佞臣们不仅在政治上欺瞒君主,还侵蚀了儒家经典的价值,使得正统学问受到贬低和忽视。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文化价值体系遭到破坏的现实。
“后贤小其规,天权煽表里”指出后世的贤明之士因畏惧权力而不敢遵循正道,甚至被权力所煽动,内外勾结,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腐败。
最后,“九重开宸断,八柄俄在已。虽复加诸膝,委之若敝屣”表达了对君主权力的反思。即使君主能够认识到问题并作出决断,但权力的滥用和对忠良的轻视,使得他们对待忠言如同弃物一般,毫无珍惜之意。这反映了作者对君主治理国家能力的质疑和对权力滥用后果的深刻忧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权力腐败、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以及对君主治理国家能力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正义和道德价值的坚持。
归欤岂少旧林塘,何用痡瘏陟彼冈。
白发转添吾辈老,黄花不减去年香。
每嫌佳节多风雨,犹喜炎陬缓雪霜。
典尽寒衣偿酒债,衰翁聊以醉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