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
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
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
勿语城中人,从渠慎出入。
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
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
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
勿语城中人,从渠慎出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画面。诗人以对比的手法,通过“孙子白木杖”和“富子黑油笠”的形象,展现出贫富之间的差异。然而,他自己却持着朴素的白竹篮,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差池复相及”暗示了诗人与他人虽然生活状态不同,但都在同一片夕阳下的桥边漫步,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夕阳西下,桥头如画,诗人“岸帻归云急”,头巾轻扬,似乎与天边的流云竞速,流露出一种闲适而匆忙的归心。
最后两句“勿语城中人,从渠慎出入”,诗人劝告城市中的人不必过于关注这些表面的差别,只需各自谨慎出入,享受自己的生活节奏。这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观念的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