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食可无肉,吾居偏近城。
此君日相访,幽抱时一倾。
蒲团独岁晚,世路多尘缨。
花影隔林动,何曾笑讶迎。
吾食可无肉,吾居偏近城。
此君日相访,幽抱时一倾。
蒲团独岁晚,世路多尘缨。
花影隔林动,何曾笑讶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喧嚣城市中寻求宁静的心境。首句“吾食可无肉,吾居偏近城”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即使没有食物中的肉类也无所谓,居住在靠近城市的环境中也能接受。接着,“此君日相访,幽抱时一倾”中的“此君”指的是竹子,诗人每天都能感受到竹子的存在,它仿佛是诗人内心的慰藉,每当心情低落时,竹子便能给予心灵的倾诉和抚慰。
“蒲团独岁晚,世路多尘缨”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晚年独自静坐蒲团,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世路多尘缨”比喻社会的复杂和纷扰,与之相对的是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花影隔林动,何曾笑讶迎”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虽然身处城市之中,但诗人的心灵却如同置身于自然之中,被花影轻轻摇曳所吸引,仿佛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没有一丝的惊讶或不适应,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忆昨与君别,郭西春草繁。
云何岁月驶,霜雪满郊原。
寒花委空谷,落木依荒园。
故人天一方,愁思连朝昏。
代马方独嘶,黄鹄正孤骞。
素谊弗获展,寸心讵可谖。
新诗遣中怀,短札诉离言。
天寒久羁旅,勉力且加餐。
两剑争嶙峋,过此稍夷坦。
驿路络山梁,古柏翼长坂。
夹道散清影,森森寒欲晚。
州城半在山,城下一溪满。
涉溪上层峦,欹仄愁偏反。
丁宁告仆夫,日高行且缓。
言寻招提宿,道路加餐饭。
古寺多悲风,林声夜未断。
明发望苍溪,朝烟已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