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白云藏白雀,拟心栖处隔山迷。
直饶不住栖心处,犹落怡山第二机。
幽谷白云藏白雀,拟心栖处隔山迷。
直饶不住栖心处,犹落怡山第二机。
这首宋朝禅宗诗《颂古十七首(其十九)》由释鼎需所作,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宁静的自然景象。"幽谷白云藏白雀",寥寥几字便勾勒出山谷中清幽的环境,白雀隐于白云之间,显得神秘而自在。"拟心栖处隔山迷",诗人以白雀的心境比喻,暗示了内心深处的追求和探索,仿佛那理想之地被山峦阻隔,让人难以触及。
"直饶不住栖心处",即使无法真正抵达那个理想的栖息之所,诗人仍表达出对这种心境的执着和向往,即使达不到,也要保持内心的追求。"犹落怡山第二机",这里的"怡山"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境界或禅意之山,"第二机"则意味着次一级的领悟或理解,诗人虽然未能达到最高峰,但已有所领悟,达到了第二层次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自然景象与禅修的关联,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归宿的追寻以及对禅悟层次的提升的深刻理解。
萧条纸帐清如水,春山四围妆靓。
紫玉烟消,青衫泪湿,半枕梨云香凝。悲怀未省。
待跨鹤人来,步虚声静。
梦入罗浮,天风吹下萼花影。
疏林乱飘绛雪,落英铺满路,知否仙境。
明月前身,昙花幻相,蝴蝶飞回芳径。钗寒鬟冷。
趁一霎相逢,玉肩双凭。翠羽无言,断魂谁唤醒。
摘碎花魂,乡梦杳、拥衾还起。
凄绝处、灯昏香烬,重门深闭。
握管欲吟红雨曲,啼痕先把青衫渍。
卸金钗、闲自拨灯灰,书愁字。今古事,醉而已。
叹归也,生如寄。任旁人妒口,或怜或鄙。
啸傲久成衰凤侣,粗疏好与顽仙似。
问从来、沦落孰如子,应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