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含光参知奏最承恩思归移疾数损书问归志浩然不肖萱念切依刘窃效古人称药量水之谊两干谒者更欲治装岁暮言别黯尔归途瞻恋弥亟诗以申臆笔掷魂销·其一》
《黄含光参知奏最承恩思归移疾数损书问归志浩然不肖萱念切依刘窃效古人称药量水之谊两干谒者更欲治装岁暮言别黯尔归途瞻恋弥亟诗以申臆笔掷魂销·其一》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岭云晴锁戟枝寒,善病时闻独禁酸。

峻阅已承三世诰,殊恩应授两仙丸。

笼中物已容溲渤,枕上师犹问锜兰。

五岭自肥公自瘦,不妨休沐更弹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得到恩赐后,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与对归乡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与抉择。

首句“岭云晴锁戟枝寒”,描绘了山岭之上,云雾缭绕,阳光透过云层,使得戟枝显得格外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肃穆的氛围,预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沉静。

接着,“善病时闻独禁酸”一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体状况不佳,时常感到不适,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疾病,也暗喻了他在官场中的压力与困扰。

“峻阅已承三世诰,殊恩应授两仙丸”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官场上的成就与荣誉,但也暗示了他对于这些荣誉背后的代价和牺牲有所反思。

“笼中物已容溲渤,枕上师犹问锜兰”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笼中之物可能象征着他被束缚的身份或地位,而枕上师的询问则反映了他对自身价值和理想的追求。

“五岭自肥公自瘦,不妨休沐更弹冠”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归乡的向往与决心。五岭象征着故乡,而“自肥公自瘦”则暗示了他在官场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取舍。休沐日(官员休假的日子)时,他选择“更弹冠”,即整理衣冠,准备踏上归途,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回归家庭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归乡的强烈愿望。诗中既有对权力与荣誉的反思,也有对亲情与自由的向往,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江上寄陶苦子·其三

区区累结束,恨恨起长思。

我行尚南国,君愁当告谁。

春芳君独惜,我自捋虬髭。

两意共一心,忧多复何为。

(0)

江上寄陶苦子·其一

结爱为兄弟,恩情共骨肉。

抗心同白水,明信炳如烛。

欢娱未有时,邈若参商宿。

行客非岁月,相见岂能卜。

(0)

感时·其一

乾坤作戏未逢场,人力天心两渺茫。

粉黛纵工愁掩袖,菁华如竭忍搴裳。

非才论计终投石,短鬓忧时欲见霜。

万里麻鞋成底事,悲来无地可佯狂。

(0)

羊城秋忆·其七

万家倾橐筑禅房,绣幕辉煌映大江。

舍利暗藏金凤塔,上方深锁玉龙窗。

三城热血涂丹壁,十郡冤魂结宝幢。

借问羊城饥饿魄,曾从只履到莲邦。

(0)

过高囧寺天直墓道

宿草何须哭,生初耿至今。

名完千载后,事了一生心。

劲节悬霜气,寒楸落日阴。

斯人不可作,惆怅少知音。

(0)

寄陈卧子司理

佳人南国擅风流,越布单衫雅好修。

鸿鹄九天终远举,芙蓉一水杳难求。

宝莲灯照千年室,玉树风生百尺楼。

白苧歌残意何限,断猿奔雁不胜秋。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