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扁舟激浪花,当时儿女亦惊嗟。
归来苦竹城池就,始觉忘家是保家。
一叶扁舟激浪花,当时儿女亦惊嗟。
归来苦竹城池就,始觉忘家是保家。
这首宋朝华镇所作的《苦竹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诗中通过“一叶扁舟激浪花”这一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动态与情感的世界。扁舟在波涛中穿梭,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和挑战。紧接着,“当时儿女亦惊嗟”,一句将视角转向舟上的人们,他们的惊讶与赞叹,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是对生活艰辛的共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归来苦竹城池就”,诗人巧妙地将“苦竹城”这一意象引入,暗示了归家之路的艰辛与期待。苦竹,常象征着生活的不易与坚韧,而“城池就”则预示着家的温暖与安全。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归家过程,更蕴含了精神上的回归与慰藉。
最后,“始觉忘家是保家”,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揭示了深层的人生哲理:真正的“家”,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住所,更是心灵的归宿,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忘记家的物质形态,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安宁,才是真正的保家。这句诗富有启示性,引导读者思考家庭与个人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忙碌与挑战中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幸福。
综上所述,《苦竹城》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华镇对于生活、自然与人性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凉榭闲拈玉笛吹,十年疏放负明时。
沟中木断谁曾问,空里蓬征自不知。
金井梧桐生昼寂,绿池蘋藻弄风漪。
人生行乐从来事,此理何须更细推。
浅寒篱落清霜后,疏影池塘淡月中。
北客同春俱税驾,南枝与我两飘蓬。
从来遇酒千钟少,此外评花四海空。
惟恨广平风味减,坐看徐庾擅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