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未解百忧并,十载青缃浪得名。
礼及趋庭曾有教,诗当陟圮总无声。
原鸰并断馀双鹄,柳絮飞残尚一莺。
欲把新裁写幽恨,不堪痛定理平生。
少年未解百忧并,十载青缃浪得名。
礼及趋庭曾有教,诗当陟圮总无声。
原鸰并断馀双鹄,柳絮飞残尚一莺。
欲把新裁写幽恨,不堪痛定理平生。
这首诗《感述》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易奇际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与反思。
首联“少年未解百忧并,十载青缃浪得名”,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懵懂无知,虽在书海中沉浸多年,却未能真正理解生活的复杂与艰辛,徒有虚名。
颔联“礼及趋庭曾有教,诗当陟圮总无声”,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道德礼仪的教导有所接受,但在诗歌创作上却鲜有建树,似乎在表达其在艺术道路上的迷茫与困惑。
颈联“原鸰并断馀双鹄,柳絮飞残尚一莺”,以自然景象为喻,原鸰(一种鸟)成双成对,如今只剩下两只,柳絮飘散,只剩一只黄莺,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孤独与落寞的感受。
尾联“欲把新裁写幽恨,不堪痛定理平生”,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新的作品抒发内心的痛苦与遗憾,但又难以面对平静生活后的种种回忆,流露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挣扎。
整体而言,《感述》一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与失落之间的矛盾心理。
卷帘惆怅春深,何人系得春魂住。
沉沉庭院,漾潆池馆,罢飞绿乳。
生怕东风,和云吹起,乍开还聚。
纵飘茵无分,沾泥也好,总不化萍流去。
回忆呼鸾道上,堕斜阳、万红如雨。
无情一例,绿阴成幄,参天古树。
寂寞唐宫,未逢秋信,已添愁绪。
盼栖香小凤,生怜坠落,衔归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