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梦得穷秋夜坐即事见寄》
《酬梦得穷秋夜坐即事见寄》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焰细灯将尽,声遥漏正长。

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

菊悴篱经雨,萍销水得霜。

今冬煖寒酒,先拟共君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mèngqióngqiūzuòshìjiàn
táng / bái

yàndēngjiāngjìnshēngyáolòuzhèngcháng

lǎorénqiūxiànghuǒxiǎofèngshang

cuìjīngpíngxiāoshuǐshuāng

jīndōngnuǎnhánjiǔxiāngòngjūncháng

注释
焰细:火焰细小。
灯将尽:灯火快要熄灭。
声遥:声音遥远。
漏正长:指深夜,漏壶滴水的声音显得特别长。
老人秋向火:老年人在秋天靠近火取暖。
小女夜缝裳:小女孩在夜晚缝制衣服。
菊悴篱经雨:菊花在篱笆边因雨水而憔悴。
萍销水得霜:浮萍在水中因霜冻而消散。
今冬:今年的冬天。
煖寒酒:暖和的酒,指加热过的酒。
先拟共君尝:预先想和你一起品尝。
翻译
灯火微弱即将熄灭,远处的钟声显得悠长。
老翁在秋夜里烤火取暖,小女孩夜晚赶制衣裳。
菊花在雨后凋零,水面的浮萍因霜而消失。
期待今年冬天能有暖酒,预先想着与你一同品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对家中老小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寒冷冬夜中的温馨与生机。首句“焰细灯将尽,声遥漏正长”写出了时间即将到达午夜的氛围,灯火微弱,时间仿佛在夜深人静中流转得更为缓慢。

接着,“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则展示了家中的温情场景。老人坐在秋夜的火旁取暖,而小女孩则在夜晚努力缝补衣物,预示着冬日即将来临,这份辛勤与关爱充盈于无言之中。

“菊悴篱经雨,萍销水得霜”转而描绘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象。秋后的菊花因为连绵的细雨而显得有些憔悴,而池塘里的藕草因受到了夜间的寒霜而变得枯萎。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秋末冬初时节转换的景色,也反映了外界环境与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

最后,“今冬煖寒酒,先拟共君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诗人希望能够与远方的朋友共享这份温暖,通过煖热的酒水驱散寒意,同时也传递着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以及诗人对于亲情、友情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送知县莫文渊致仕归钱塘

解组还乡未白头,身安意适复何求。

六桥有路閒来往,万事无心任去留。

阖境吏民思旧泽,入门儿女具新篘。

明朝我亦休官去,同向西湖理钓舟。

(0)

雪霁之夕闻檐溜有声因赋

人皆愁听客中雨,我独喜闻窗外声。

报国常怀丰稔念,关心不是别离情。

沾濡最爱滋群品,点滴何妨到五更。

倏起披衣成兀坐,焚香读易候天明。

(0)

春日客怀二首·其二

莫把层楼倚,楼高接远天。

东风乡国路,直在白云边。

(0)

柳绵

暗织千丝了不忙,不须蚕茧不须桑。

请君试看春风外,杨柳枝头喷雪香。

(0)

醉中·其二

金杯潋滟涨蒲萄,玉颊潮红意气豪。

一撮乾坤是何物,古今只解戏儿曹。

(0)

吟醉轩

修竹千竿五亩宫,幽居活计兴无穷。

清词丽句梅诗老,白发苍颜欧醉翁。

洒墨疾书千首敏,浮白痛饮百樽空。

醉吟闻有香山老,倒用颠拈意暗同。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