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独占,艳色无双,桃李春光贱。玉人情倦。
东风里、锦帐半遮娇面。红深翠浅。
似剪碎、断霞千片。应算来、倾国倾城,会向瑶台见。
不放蜂偷蝶恋。倚新妆无语,浑是娇懒。惜春将半。
销魂处、别有背人深愿。华年似箭。
但岁岁、花时常健。休负他、酒满金樽,更画屏深院。
繁华独占,艳色无双,桃李春光贱。玉人情倦。
东风里、锦帐半遮娇面。红深翠浅。
似剪碎、断霞千片。应算来、倾国倾城,会向瑶台见。
不放蜂偷蝶恋。倚新妆无语,浑是娇懒。惜春将半。
销魂处、别有背人深愿。华年似箭。
但岁岁、花时常健。休负他、酒满金樽,更画屏深院。
此诗《解语花·咏牡丹》以牡丹为题,描绘了牡丹的绝世风姿与独特的魅力。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牡丹的美态与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含蓄的艺术氛围。
“繁华独占,艳色无双”,开篇即点明牡丹之独特与高贵,其美艳无人能及。“桃李春光贱”则以桃李的平凡衬托出牡丹的非凡,进一步强调牡丹的尊贵地位。接下来,“玉人情倦”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牡丹以情感,仿佛一位慵懒的佳人,静静地享受着春风的轻抚。
“东风里、锦帐半遮娇面”,描绘了牡丹在春风中的娇羞姿态,如同被轻纱覆盖的美人,既神秘又诱人。“红深翠浅,似剪碎、断霞千片”,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比喻,展现了牡丹花瓣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美丽景象,犹如被剪碎的晚霞,散落在枝头。
“应算来、倾国倾城,会向瑶台见”,将牡丹之美比作倾国倾城的佳人,预示着她如同仙子般高洁脱俗,令人向往。“不放蜂偷蝶恋”,表达了对牡丹纯洁之美的赞美,即使是最爱花的昆虫也无法轻易接近,体现了牡丹的高雅与不可侵犯。
“倚新妆无语,浑是娇懒”,进一步刻画了牡丹的静谧与内敛,即使面对赞美,也似乎不愿多言,展现出一种淡然自若的气质。“惜春将半,销魂处、别有背人深愿”,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牡丹背后隐藏的更深愿望,或许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或是对未来未知的期待。
“华年似箭,但岁岁、花时常健”,诗人以时间的流逝与牡丹的常青相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生命力的赞美。“休负他、酒满金樽,更画屏深院”,最后两句寄寓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鼓励人们尽情享受生活,无论是举杯畅饮还是沉浸在画屏深院的宁静之中。
整首词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牡丹的外在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情感与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金门羽客方方壶,作画不减高尚书。
锦囊玉轴幸披睹,乃是武夷山水图。
武夷只在建溪上,翠岫璚峰郁相向。
半空楼阁架层崖,一叶渔舟弄新涨。
闻有仙人驻紫烟,自呼白鹿种芝田。
九曲棹歌谁复听,幔亭风景世犹传。
我亦平生亲画史,落笔时时追董米。
方壶况复夙所慕,偶睹斯图心独喜。
看罢令人逸兴新,清泉白石许谁邻。
世上神仙何处问,人间却忆杜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