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车》
《车》全文
宋 / 丁谓   形式: 五言律诗

任重材惟美,多工制不僭。

七香参鹤驾,五色间鸾轩。

沙路茱萸辋,香风翡翠辕。

莫矜流水妙,须畏叔孙言。

(0)
注释
任重:肩负重任。
材惟美:选取最美的材料。
多工:精细的工艺。
制不僭:制作不超越规定。
七香:多种香料。
鹤驾:仙鹤驾驭的车辆。
五色:五彩斑斓。
鸾轩:鸾鸟装饰的车棚。
沙路:沙石道路。
茱萸:植物名,古人常用于祭祀。
辋:车轮的边缘。
翡翠:绿色宝石,此处形容装饰。
矜:自夸。
流水妙:流水般的音乐或技艺。
叔孙言:叔孙氏的教诲,可能指智慧或典故。
翻译
重任需挑选美好的材料,工艺繁复但不逾越本分。
七彩香料装饰着仙鹤驾驭的车驾,五色斑斓混杂在鸾鸟的车轩中。
沙路上铺满茱萸,翡翠装饰的车辕散发出香气。
不要只赞叹流水的美妙,必须敬畏叔孙的教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车驾图景,展现了古代皇家或者高官贵族豪华的交通工具和奢侈的生活。"任重材惟美,多工制不僭"表明这些车辆使用的是上等材料,经过精细的工艺制作而成,没有丝毫的简陋。

"七香参鹤驾,五色间鸾轩"则是对车饰的具体描写。"七香"可能指的是七种香料混合的香气,而"参鹤"在这里或许象征着长寿和吉祥;"五色"代表着多彩斑斓,"间鸾轩"则形容车轩上装饰有龙形图案。

"沙路茱萸辋,香风翡翠辕"一句,通过对车行驶在沙土地上的感觉和车中散发的香气以及车轮的声音进行描绘,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

最后两句"莫矜流水妙,须畏叔孙言"则是劝诫之辞。诗人似乎在告诫人们不要自夸自己的才能或成就,要敬畏前人的智慧和教诲。这既可能是对车中人的警示,也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提醒。

整首诗通过对车驾装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奢华与精致,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丁谓

丁谓
朝代:宋   字:谓之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生辰:966-1037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猜你喜欢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

新岁逼人无一日,残冬飞雪已三回。
百分琥珀従君劝,十里琼瑶走马来。
南国高人真巨源,华堂邂逅接清樽。
十年一见都如梦,莫怪终宵语笑喧。
倾尽香醪雪亦晴,东斋醉卧已三更。
佳人不惯生疏客,不尽清歌宛转声。

(0)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

尺箠西来垅亩中,驱驰力尽众兵冲。
旧封独守君臣义,故国长修俎豆容。
平日军声同破竹,少年心事喜摧锋。
锦衣眷恋多乡思,肯顾田家社酒醲。

(0)

杂兴二首

陋巷丈夫病且贫,悬鹑百结聊庇身。
蠕蠕大虱长孙子,败缯敝絮开阳春。
故襦宽博裹肩?
坒,出没逡巡初莫畏。
一朝换酒入邻家,顾视腰间犹犊鼻。
入缝循腰还自足,肌肤转近尤为福。
咋皮吮血无已时,应待渠家具汤沐。
朱轮华盖事远游,厩无良马乘疲牛。
青丝玉勒金络头,任重道远旁人忧。
奔驰往来历山丘,腾坑投淖摧辕辀。
已厌复起行未休,青刍黄粱为君羞。
长路漫漫经九州,场有白驹胡不收。
饥食玉山饮河流,朝秣幽冀莫炎陬。
奔云掣电不少留,仆夫顾之心怀愁。
王良不生谁与谋,哀哉骏骨千金酬。

(0)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东夷従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
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
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
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
官是蓬莱海上仙,此行聊复看桑田。
鲲移鹏徙秋帆健,潮阔天低晓日鲜。
平地谁言无崄岨,仁人何处不安全。
但将美酒盈船去,多作新诗异域传。

(0)

张安道生日二首

椿年七十二回新,蓬矢桑弧记此晨。
养就丹砂无上药,已超诸数自由身。
中年道路趋真境,外物功名委世人。
今夜空庭香火罢,定应星斗识天真。
十载従公鬓似蓬,羡公英气老犹充。
生时别得星辰力,晚岁仍加鼎灶功。
世事不堪开眼看,劳生渐恐转头空。
问公试觅刀圭药,岁岁称觞此日中。

(0)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

琳宫清净思悠哉,颇似山林未肯回。
五日趋朝真自适,一樽无事得频开。
董狐执笔何时易,马援征蛮未遽来。
奔走安闲谁定是,都门携手一徘徊。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