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南街北尽喧声,黑纛城头绕月行。
炮火惊心先入耳,犀纹坚甲耀新兵。
明明大将星辰坠,寂寂银河杀气升。
谁念客游当此际,此情惟有道能胜。
街南街北尽喧声,黑纛城头绕月行。
炮火惊心先入耳,犀纹坚甲耀新兵。
明明大将星辰坠,寂寂银河杀气升。
谁念客游当此际,此情惟有道能胜。
这首《子夜诗(其二)》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以及诗人对战争中个体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街南街北尽喧声”,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描绘出战前的紧张氛围,街巷间充斥着嘈杂的喧哗,预示着即将爆发的冲突。
“黑纛城头绕月行”一句,通过“黑纛”这一象征性意象,暗示了军队的威严与肃穆,同时“绕月行”则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美,仿佛整个场景在月光下缓缓移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
“炮火惊心先入耳,犀纹坚甲耀新兵”两句,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炮火的轰鸣声首先震撼人心,紧接着是新兵身着犀纹坚甲的壮丽景象,既展现了士兵的英勇,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明明大将星辰坠,寂寂银河杀气升”则是对战争中大将形象的刻画,以及战场氛围的渲染。“星辰坠”与“银河杀气升”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英雄的陨落,后者则代表着战争的恐怖与无情。
最后,“谁念客游当此际,此情惟有道能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思考。在这样的时刻,只有“道”(道德、智慧或某种超然的精神力量)能够超越战争的苦难,给予人们慰藉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十里风光烟水白,嵯峨帝城紫雾隔。
笛声吹断蒲叶风,鹭飞界破青山色。
湖波鳞鳞织成縠,翠盖红幢机上簇。
长安富儿美少年,马行紫陌香尘扑。
画舫谁家窈窕娘,半额鹅黄时样妆。
玉手折花娇无力,花枝斜挂银丝长。
隔花踌蹰意相属,稍稍谈笑闻馀香。
夕阳西下汉水远,无计问觅双琼珰。
巫山高哉但入梦,安得插翅飞其傍。
君不见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尚在舟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