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夜诗·其二》
《子夜诗·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街南街北尽喧声,黑纛城头绕月行。

炮火惊心先入耳,犀纹坚甲耀新兵。

明明大将星辰坠,寂寂银河杀气升。

谁念客游当此际,此情惟有道能胜。

(0)
鉴赏

这首《子夜诗(其二)》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以及诗人对战争中个体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街南街北尽喧声”,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描绘出战前的紧张氛围,街巷间充斥着嘈杂的喧哗,预示着即将爆发的冲突。

“黑纛城头绕月行”一句,通过“黑纛”这一象征性意象,暗示了军队的威严与肃穆,同时“绕月行”则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美,仿佛整个场景在月光下缓缓移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

“炮火惊心先入耳,犀纹坚甲耀新兵”两句,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炮火的轰鸣声首先震撼人心,紧接着是新兵身着犀纹坚甲的壮丽景象,既展现了士兵的英勇,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明明大将星辰坠,寂寂银河杀气升”则是对战争中大将形象的刻画,以及战场氛围的渲染。“星辰坠”与“银河杀气升”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英雄的陨落,后者则代表着战争的恐怖与无情。

最后,“谁念客游当此际,此情惟有道能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思考。在这样的时刻,只有“道”(道德、智慧或某种超然的精神力量)能够超越战争的苦难,给予人们慰藉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安仁绝览亭

檐前列岫连云耸,亭下双溪彻底清。

可但坐来无暑气,老夫病眼顿增明。

(0)

岸花

岸花著雨晚鲜鲜,老眼怕开真自怜。

树底鸣鸠来说法,会人意处有因缘。

(0)

西湖曲

十里风光烟水白,嵯峨帝城紫雾隔。

笛声吹断蒲叶风,鹭飞界破青山色。

湖波鳞鳞织成縠,翠盖红幢机上簇。

长安富儿美少年,马行紫陌香尘扑。

画舫谁家窈窕娘,半额鹅黄时样妆。

玉手折花娇无力,花枝斜挂银丝长。

隔花踌蹰意相属,稍稍谈笑闻馀香。

夕阳西下汉水远,无计问觅双琼珰。

巫山高哉但入梦,安得插翅飞其傍。

君不见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尚在舟中宿。

(0)

九日

秋雨梧桐退老时,寒城九日正霏霏。

功名不直三杯酒,世事真如一局棋。

头且插教黄菊满,手今莫负紫螯肥。

壮怀无复登临恨,破帽西风一任吹。

(0)

病酒

无聊病酒对残春,帘幕重重更掩门。

恶雨斜风花落尽,小楼人下欲黄昏。

(0)

醉落魄/一斛珠.院姬□主出为戌妇

柔怀难托。老天如水人情薄。烛痕犹刻西窗约。

歌断梨云,留梦绕罗幕。寒更唱遍吹梅角。

香消臂趁弓弰削。主家衣在羞重著。

独掩营门,春尽柳花落。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