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宫垣粉雘新,前王陵庙在松筠。
玉书金简归天地,贝叶昙花诧鬼神。
沧海波涛纡职贡,山川草木望时巡。
苗顽未狎虞阶舞,空使忠良泪满巾。
一片宫垣粉雘新,前王陵庙在松筠。
玉书金简归天地,贝叶昙花诧鬼神。
沧海波涛纡职贡,山川草木望时巡。
苗顽未狎虞阶舞,空使忠良泪满巾。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谒夏王庙有感》,通过对夏王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忠良命运的同情。首句“一片宫垣粉雘新”,形象地写出庙宇的崭新风貌,但又暗示了历史的沧桑。次句“前王陵庙在松筠”点出庙宇的肃穆与岁月痕迹,松竹常青,寓意历史长存。
第三句“玉书金简归天地”,借玉书金简象征珍贵的文献,它们随时间流逝融入自然,寓言了历史的消逝和文化的沉淀。第四句“贝叶昙花诧鬼神”,以贝叶昙花的罕见和神秘,比喻夏王庙中的故事和传说引人惊叹。
第五句“沧海波涛纡职贡”,通过大海的波涛比喻各国的贡品络绎不绝,展现出古代王朝的威严和影响力。第六句“山川草木望时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秩序与王权的关联,表达出对王者之德的期待。
最后一句“苗顽未狎虞阶舞,空使忠良泪满巾”,揭示了夏王庙的沉寂,忠良们的期盼未能如愿,只能空自感伤,表达了对贤能被埋没的惋惜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刘基深沉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君归湖上山,寄傲白云间。
岩树定未改,春条应可攀。
曾随太守荐,近揖上公还。
知子不贪贵,令人思闭关。
君毋走马君竟走,走马蹶块伤君手。
蹭蹬翻成折臂翁,世间肯要三公否。
西郊虏骑非常壮,年年犯边杀边将。
劲弓长剑如君徒,始堪追逐青海上。
功名弃置时未可,意气激昂人所望。
侧身万里风雪寒,无由赠子黄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