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徐熙风牡丹二首·其一紫花》
《题徐熙风牡丹二首·其一紫花》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蕊珠仙驭晓骖鸾,道服朝元露未乾。

天半刚风如激箭,绿绡飘荡紫绡寒。

(0)
注释
蕊珠:形容仙界或仙境中的明珠。
仙驭:神仙驾驭。
晓骖鸾:清晨的鸾鸟驾车。
道服:道士的服装。
朝元:朝拜元始天尊。
露未乾:露水未干。
天半:天空中。
刚风:强劲的风。
激箭:像箭一样快速。
绿绡:绿色的薄纱。
飘荡:随风飘动。
紫绡:紫色的薄纱。
寒:寒冷。
翻译
清晨仙驾驾驭着鸾鸟,穿着道袍参加朝见元始天尊的仪式,露水还未干透。
在半空中强劲的风如同激射的箭矢,绿色的轻纱随风飘动,紫色的轻纱更显得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蕊珠仙驭晓骖鸾",诗人以神话中的仙人驾驭着晨光中的鸾鸟起程,暗示了牡丹花的华美和超凡气质。"道服朝元露未乾",道服指的是仙人的服饰,朝元则意味着向天地之精华致敬,露水尚未干透,增添了神秘与清新的氛围。

"天半刚风如激箭",运用比喻,形容牡丹在清冷的晨风中挺立,犹如利箭直冲云霄,展现了牡丹坚韧的姿态和不凡的生命力。"绿绡飘荡紫绡寒",绿绡和紫绡分别形容牡丹花瓣的色彩,绿紫相间,冷艳动人,而"寒"字又暗示了牡丹在寒风中的娇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徐熙笔下的牡丹花,既描绘了其美丽的外表,又传达出其坚韧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宋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欣赏和赞美。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丁孝廉惠冠巾

知试山人服,冠巾远寄重。

佳名因子夏,旧制学林宗。

裹映秋吟鬓,欹宜晚醉容。

朝簪今已解,期上华阳峰。

(0)

答陈则见寄

何由慰远思,独咏寄来诗。

行路方难日,清秋欲尽时。

江多惊雁火,树少宿乌枝。

早晚如相见,应怜有鬓丝。

(0)

小孤山图

江流西来如箭急,小姑横截江心立。

桃花水涨势相争,峡口瞿塘犹不及。

山神堂堂心胆粗,当时人间伟丈夫。

江头庙里青绫帐,翠靥金钗塑小姑。

(0)

九江庙

遗台上古城,剑气夜峥嵘。

天地英雄恨,春秋父老情。

蜀岗来楚尽,涂水近江平。

往事何劳问,长陵草自生。

(0)

秋日东林宴坐

高秋坐虚馆,飒然神虑清。

回飙扬疏雨,潇洒集前楹。

始欣尘杂远,稍觉微凉生。

檐铎递相答,林蝉时一鸣。

物情各有适,吾生岂无营。

(0)

答次罗斗明感怀一首时道阻留滞江上并柬曾鲁卿令尹

川原下寒日,笳鼓喧清秋。

异郡阻时危,客心终夜浮。

华簪感徂年,志士悲同仇。

羁唫本思越,哀怨仍伤周。

道路邈以远,林泉深且幽。

邃馆俯中河,两贤此淹留。

林鸟恋旧栖,池鱼思故游。

愕梦剧飘风,愁肠甚攒矛。

理乱自相乘,勉为汎虚舟。

悠然任化运,穷达安其由。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