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笛》
《闻笛》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落日卧郿坞,忽闻吹笛声。

天清孤鹤唳,江净蛰龙鸣。

谷响风时下,山高月未生。

谁能永今夕,呼酒与同倾。

(0)
翻译
夕阳沉落在郿坞之中,忽然传来悠扬的笛声。
天空清澈,孤鹤发出清亮的叫声,江面平静,仿佛深藏的蛟龙在低吟。
山谷间随着风声回荡着笛声,山岭高峻,月亮还未升起。
谁能留住这美好的夜晚,让我们一起举杯畅饮。
注释
落日:傍晚的太阳。
郿坞:地名,古代的军事要塞。
忽闻:突然听到。
吹笛声:吹奏的笛子声。
天清:天空晴朗。
孤鹤唳:孤独的鹤发出叫声。
江净:江面清澈。
蛰龙鸣:冬眠中的龙(比喻江中潜藏的鱼)发出声音。
谷响:山谷间的回声。
风时下:风吹过时。
山高月未生:山很高,月亮还未升起。
永今夕:永远留住此刻。
呼酒:呼唤饮酒。
同倾:一起畅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闻笛》,通过对傍晚郿坞中听到笛声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落日卧郿坞",写出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悠闲地躺在郿坞(地名)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忽闻吹笛声",笔锋一转,引入了笛声这一意象,使得静谧的画面生动起来。

接下来的两句"天清孤鹤唳,江净蛰龙鸣",通过比喻,将笛声与自然界的鹤鸣和龙吟相联,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空灵与深远。"谷响风时下",风吹过山谷,带来了笛声的回荡,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山高月未生",则描绘了夜晚的来临,月光未现,更显笛声的悠长。

最后两句"谁能永今夕,呼酒与同倾",诗人感慨时光易逝,希望能与知己共饮,共享这美好的笛声之夜。整首诗以听觉为主,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瞬间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渴望。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书怀呈同志

处己心虽白,逢君眼更青。

独来还得侣,相照即忘形。

用意谁无累,开襟自有灵。

递年何所乐,终日醉遗经。

(0)

东湖留题.鸿雁渚

兼忘物我玩鸥客,自得行藏遵渚鸿。

看破眼前人与物,紫玄翁在小桥东。

(0)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污吏物胜志,俗吏势胜义。

志义不可胜,势物如脱屣。

古云士大夫,此道既坠地。

俯首拾蹴与,仰视忽高致。

仕涂无清风,大望失所寄。

志士独怀古,义气已屡喟。

从事彭城公,不求亦不忮。

接下断骄简,清慎遣外累。

三载日犹短,六计满物议。

荐章何所归,见敬乃虚器。

得丧固有命,失士岂无愧。

顾我眼力壮,古貌入青视。

方恨相得晚,笑语未获醉。

官满不可留,年华促归计。

雨后云既收,日上春已至。

双水势愈活,南注飞不洎。

两山夹长流,稍稍有青意。

此景送君何处游,荔枝林下维扁舟。

穷通身外不足念,醉吟可写尘中忧。

至诚所与暂睽远,时复一嚏聊相求。

(0)

我有一条拄杖,寻常将何比况。

采来不在南山,亦非昆崙西嶂。

拈起满目光生,放下骊龙缩项。

同徒若也借看,卓出人中之上。

(0)

题显阳寺疏快轩

溪边穿小径,寺后起幽轩。

伐使恶木尽,养教修竹繁。

閒听渔唱静,卧隔市场喧。

疏快宜人处,追惟子美言。

(0)

句·其四

写出十分秋。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