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卧郿坞,忽闻吹笛声。
天清孤鹤唳,江净蛰龙鸣。
谷响风时下,山高月未生。
谁能永今夕,呼酒与同倾。
落日卧郿坞,忽闻吹笛声。
天清孤鹤唳,江净蛰龙鸣。
谷响风时下,山高月未生。
谁能永今夕,呼酒与同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闻笛》,通过对傍晚郿坞中听到笛声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落日卧郿坞",写出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悠闲地躺在郿坞(地名)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忽闻吹笛声",笔锋一转,引入了笛声这一意象,使得静谧的画面生动起来。
接下来的两句"天清孤鹤唳,江净蛰龙鸣",通过比喻,将笛声与自然界的鹤鸣和龙吟相联,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空灵与深远。"谷响风时下",风吹过山谷,带来了笛声的回荡,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山高月未生",则描绘了夜晚的来临,月光未现,更显笛声的悠长。
最后两句"谁能永今夕,呼酒与同倾",诗人感慨时光易逝,希望能与知己共饮,共享这美好的笛声之夜。整首诗以听觉为主,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瞬间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渴望。
污吏物胜志,俗吏势胜义。
志义不可胜,势物如脱屣。
古云士大夫,此道既坠地。
俯首拾蹴与,仰视忽高致。
仕涂无清风,大望失所寄。
志士独怀古,义气已屡喟。
从事彭城公,不求亦不忮。
接下断骄简,清慎遣外累。
三载日犹短,六计满物议。
荐章何所归,见敬乃虚器。
得丧固有命,失士岂无愧。
顾我眼力壮,古貌入青视。
方恨相得晚,笑语未获醉。
官满不可留,年华促归计。
雨后云既收,日上春已至。
双水势愈活,南注飞不洎。
两山夹长流,稍稍有青意。
此景送君何处游,荔枝林下维扁舟。
穷通身外不足念,醉吟可写尘中忧。
至诚所与暂睽远,时复一嚏聊相求。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宋·黄裳】污吏物胜志,俗吏势胜义。志义不可胜,势物如脱屣。古云士大夫,此道既坠地。俯首拾蹴与,仰视忽高致。仕涂无清风,大望失所寄。志士独怀古,义气已屡喟。从事彭城公,不求亦不忮。接下断骄简,清慎遣外累。三载日犹短,六计满物议。荐章何所归,见敬乃虚器。得丧固有命,失士岂无愧。顾我眼力壮,古貌入青视。方恨相得晚,笑语未获醉。官满不可留,年华促归计。雨后云既收,日上春已至。双水势愈活,南注飞不洎。两山夹长流,稍稍有青意。此景送君何处游,荔枝林下维扁舟。穷通身外不足念,醉吟可写尘中忧。至诚所与暂睽远,时复一嚏聊相求。
https://shici.929r.com/shici/CW4aPa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