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下凉露,玉树生秋风。
朝回别行客,目送南飞鸿。
青冥浩无际,去去不可从。
怀君先大夫,夙昔遭奇逢。
潜邸识真主,不羡汉吕公。
列职清华地,最沐恩宠隆。
一朝忽仙逝,惕然动宸衷。
推恩锡世禄,不独荣厥躬。
接武登凤池,垂绅侍重瞳。
累绩升少卿,出入丹禁中。
侍从历四朝,眷遇期有终。
齿力尚未衰,归思何匆匆。
封章荷俞允,拜命辞九重。
故乡有先陇,郁郁罗青松。
岁时伸祀礼,诚意潜感通。
忠孝求无愧,令望垂不穷。
碧空下凉露,玉树生秋风。
朝回别行客,目送南飞鸿。
青冥浩无际,去去不可从。
怀君先大夫,夙昔遭奇逢。
潜邸识真主,不羡汉吕公。
列职清华地,最沐恩宠隆。
一朝忽仙逝,惕然动宸衷。
推恩锡世禄,不独荣厥躬。
接武登凤池,垂绅侍重瞳。
累绩升少卿,出入丹禁中。
侍从历四朝,眷遇期有终。
齿力尚未衰,归思何匆匆。
封章荷俞允,拜命辞九重。
故乡有先陇,郁郁罗青松。
岁时伸祀礼,诚意潜感通。
忠孝求无愧,令望垂不穷。
这首明代杨荣的《送袁忠彻尚宝致政归乡》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袁忠彻归乡的情景,同时也寓含了对袁忠彻一生仕途和品德的赞美。首联“碧空下凉露,玉树生秋风”以清冷的秋景烘托离别的氛围,暗示友人即将踏上归程。接下来,“朝回别行客,目送南飞鸿”表达了诗人目送友人远去,心中充满离愁。
诗中提到袁忠彻在年轻时即慧眼识得真主,官至显赫,深受恩宠,但又在“一朝忽仙逝”时离去,让诗人深感惋惜。然而,皇帝对他的恩泽并未止于个人,而是“推恩锡世禄”,体现了皇家的仁德。袁忠彻的仕途历程和忠诚尽责,使得他在“侍从历四朝”后仍受到眷顾。
最后,诗人感慨袁忠彻虽然年事已高,但归心似箭,表达出对故乡和亲情的深深怀念。他带着皇帝的批准和期望,回到故乡,那里有“先陇”和“青松”,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忠诚。诗人希望袁忠彻能在归乡后继续秉持忠孝,其声望将永远流传。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袁忠彻高尚人格的赞扬,展现了明朝官员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
此间良足乐,思蜀还瞿然。
既恋善和书,亦念原氏阡。
以兹几踌踷,孤负卜居萹。
我家旧吟社,近在孤山前。
连刘诸高士,清风定有传。
重荷诸君意,为续城东缘。
他时倘几幸,得买阳羡田。
不妨一岁中,来往三江间。
所忧二使君,远飞不我延。
东江建行营,炳庵勷旌纛。
暨其乘槎游,炳庵捍圉牧。
沉䁀不可扶,断丝不可续。
凄凉黄檗山,炳庵弃初服。
故人唐鲁公,六棺浅土暴。
重趼谋一抔,事在琅江录。
试读卜葬诗,可以当野哭。
归来访故妇,已逐野鸳宿。
遂老死空门,碧血瘗深谷。
斯人竟泯泯,后死能无嘁。
世鲜吴立夫,谁发遗民躅。
今君多读书,旧闻且满簏。
试为访遗文,如听渐离筑。
炳庵重泉下,定亦一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