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黄处士东皋惟坚》
《哭黄处士东皋惟坚》全文
明 / 唐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心安随处隐,何必鹿门深。

马瘦囊诗骨,榕清生客阴。

曾携巢谷杖,不见披裘金。

惟有东皋卷,灵魂不了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胄对友人黄处士的哀悼之作,以“哭黄处士东皋惟坚”为题,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与追思。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亡友人格的赞美以及对其生活态度的认同。

首句“心安随处隐,何必鹿门深”,诗人以隐逸为主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哲学。这里的“鹿门深”借用了诸葛亮隐居鹿门山的典故,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诗人认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才是真正的归隐,不必拘泥于外在环境的深幽。

接着,“马瘦囊诗骨,榕清生客阴”,这两句描绘了亡友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瘦弱的马匹和清冷的榕树,不仅映衬出亡友生活的简朴与清贫,也暗示了他的坚韧不拔和高洁品格。而“生客阴”则可能暗指亡友的孤独与寂寞,但同时也透露出其独立自守、不随波逐流的个性。

“曾携巢谷杖,不见披裘金”,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亡友的形象。巢谷杖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行旅工具,这里用来形容亡友的出行方式,既体现了他的文人气质,也暗示了他不慕荣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而“不见披裘金”则强调了亡友的朴实无华,即使在物质上有所欠缺,也不改其高洁之志。

最后,“惟有东皋卷,灵魂不了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精神世界的追忆与追寻。东皋卷可能指的是亡友留下的作品集或遗作,它们成为了诗人缅怀亡友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而“灵魂不了寻”则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精神追求的无限敬仰与渴望理解之情,暗示了亡友的精神世界深邃而难以完全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亡友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悼念与深刻怀念。

作者介绍

唐胄
朝代:明

广东琼山府城东厢攀丹村(今属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 人,字平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户部侍郎。世宗欲攻安南,胄极言不可。嘉靖十七年,世宗欲祀生父献皇帝明堂,配上帝,胄抗疏,力言其非。下诏狱,削籍归。
猜你喜欢

陶明府自罗山移东安

仙令风流自汝阳,三台荐疏满明光。

不缘驯雉闻当宁,那得飞凫入帝乡。

地近五云窥制锦,天回列宿映垂裳。

折腰未是君家事,珍重弹琴单父堂。

(0)

送吴人陆之箕

客有登台赋远游,蓟门金尽坐高秋。

总怜岐路无知己,不向风尘为白头。

木落毗陵看过雁,月明张翰倚扁舟。

未将簪绂论多病,草色姑苏到自愁。

(0)

酬谷明府见寄

清时词客满公车,独向漂零叹不如。

老去已拚常纵酒,秋来何意为裁书。

薄游更自淹华省,多病惟堪返敝庐。

共道子云长笔札,知君近日五侯疏。

(0)

刘太保文安公挽章·其三赐葬

使从三省至,地自九原开。

不作祁连象,宁知汉代才。

佳城跑踯躅,法驾拥徘徊。

文剑今埋照,于焉烛夜台。

(0)

夏日东村卧病·其十

何物子虚赋,深承汉主知。

一逢杨得意,千载遂同时。

谏猎功名薄,为郎日月私。

閒居堪避事,称病足逶迤。

(0)

答寄子威

刘生家本安东子,不尔高名那如此。

十载论交少闻问,君胡尺书数千里。

苍头大奴前置辞,主人束发重知己。

家本阖闾城下儿,清风独为延陵起。

便从出刺三河还,揽辔争誇按百蛮。

早岁升公趋汉署,只今谢客卧江关。

虽言万事归来好,乍可论交到谁老。

犹作凤凰池上看,穷途杀更耽文藻。

中间跌荡复王郎,伏腊扁舟发太仓。

但语即翁常在口,彼时多士俨成行。

宦情渐觉绨袍胜,秋兴翻随綵笔强。

魏倩一珠才照乘,主人双璧竟登场。

倡余和汝篇相及,日居月诸业以集。

共道提戈虎穴回,傥容投谒龙门入。

开椷寒色散阳湖,白雪楼空岳影孤。

不尽雄才推二妙,止如古调已吾徒。

一当单于则岂敢,相遇中原尚足图。

但语主人须自爱,一时长句似君无。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