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香山宿月》
《香山宿月》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山中宜宿月,冬月亦可人。

岩斋此扫榻,岭衔半弓新。

寒影疏薜萝,幽籁摇松筠。

閒庭白如霜,洼水明似银。

寻胜不虑冷,得句迥绝尘。

丹崖栖娥驾,宛逢脩桂伦。

听法阶下松,指月传来真。

淙淙璎珞岩,辋水动涟沦。

光与月上下,难分疏复亲。

远火时明灭,如豹犬吠频。

少读摩诘书,惟知爱其文。

何期今夕景,一一如所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香山宿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禅意。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冬夜的景色,从月色到岩石、松竹、庭园、溪水,再到远处的灯火,每一处都充满了静谧与和谐。

“山中宜宿月,冬月亦可人。” 开篇即点明主题,山中之月,冬日之月,皆能给人以温暖与宁静的感受。接着,“岩斋此扫榻,岭衔半弓新”,写出了诗人安坐于山中岩斋,面对新月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寒影疏薜萝,幽籁摇松筠” 描述了月光下山林的景象,寒风中薜萝的稀疏影子与松竹的摇曳之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画面。接下来,“閒庭白如霜,洼水明似银” 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纯净与明亮,庭中如霜般洁白,洼水则映照着月光,闪烁如银。

“寻胜不虑冷,得句迥绝尘” 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追求与内心的纯净,即使在寒冷的冬夜,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接下来的“丹崖栖娥驾,宛逢脩桂伦” 则通过想象中的仙女与修长的桂树,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神秘与超脱之感。

“听法阶下松,指月传来真” 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真理的感悟,仿佛在松树下聆听佛法,月光指引着心灵的真谛。最后,“淙淙璎珞岩,辋水动涟沦” 描绘了岩石间流水的声音如同佛珠的轻响,辋水的波纹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儿咨夔夜坐韵

楼底雪千峰,楼头著寓翁。

梅方开萼绿,桃已亚枝红。

斟浅偏劳劝,眠迟不受烘。

锦城春在眼,何暇问蚕丛。

(0)

送范漕赴召·其五

嘉州过尽又涪州,到处须判十日留。

汲媪畬翁遮道拜,东风未定莫行舟。

(0)

送陈倅

泊然无营如子云,挠之不浊如黄宪。

清静勿扰如曹参,躬行不言如石建。

古人与稽今人居,外若不足中有馀。

治中别驾寄途耳,用则天下皆华胥。

东风昨夜收雨脚,杨柳亭前小盘礴。

楚江君去定思君,有酒一杯须满酌。

(0)

寿程宰·其一

作县如弄潮,莫吸半呷水。

红旗上岸来,喝采沙河市。

拈取第一筹,细柳天风里。

(0)

灯叹

坐久灯欲乾,倒檠丐馀沥。

点滴能几多,烬灭在漏刻。

可以观养生,精涸神气蚀。

岂伊半圭茸,能续踵后息。

可以观为政,敛苦生理迫。

岂伊数匙糜,能起沟中瘠。

嗟哉秋晨禾,叶叶含露液。

毋使暵就槁,而望一溉益。

(0)

谨和老人赋牛尾狸·其一

踏白霜明夜,牵黄木叶秋。斓斑文未豹,觳?炙先牛。

压玉开三面,蒸酥让一头。

酒边纤手削,醉倒老浮丘。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