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泉》
《听泉》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静闻幽涧响淙淙,伫立林间独倚筇。

瀑布倒垂初咽石,瑶琴再鼓欲鸣松。

在山始信流非浊,润物应知泽自浓。

何处寻源分一脉,为安水碓听时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静听山中泉水潺潺流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首句“静闻幽涧响淙淙”,以“静”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沉寂而深远的氛围,紧接着“幽涧响淙淙”则生动地描绘了深山之中泉水流淌的声音,仿佛能听到水珠撞击岩石的细微声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伫立林间独倚筇”一句,诗人独自站立于茂密的树林之中,手中拄着竹杖,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静谧的意境。这样的场景设定,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下来,“瀑布倒垂初咽石,瑶琴再鼓欲鸣松”两句,将听泉的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瀑布倒挂,似乎在岩石上轻轻低语,而瑶琴再次响起,似乎要唤醒周围的松树,让它们发出共鸣。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在山始信流非浊,润物应知泽自浓”两句,诗人通过观察山中的流水,表达了对纯净与滋养的理解。山中的水流虽看似清澈,却能滋养万物,带来生命的活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何处寻源分一脉,为安水碓听时舂?”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如何找到源头并理解其力量的来源?同时,他似乎在想象着水碓在溪流旁工作的场景,水的流动不仅滋养了大地,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一问一答式的结尾,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活智慧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听泉这一日常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思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历阳十咏·其一历湖

昔也万家邑,今为无底渊。

城郭泯遗迹,人民安得全。

吊古一回首,薄暮愁风烟。

拯溺不无意,吾生后千年。

(0)

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

崖州何有水连空。人在浪花中。

月屿一声横竹,云帆万里雄风。

多情太守,三千珠履,二肆歌钟。

日下即归黄霸,海南长想文翁。

(0)

过青潭铺用杜少陵韵

世路羊肠险,崎岖不计层。

附炎蛾并火,待暗鼠窥灯。

国削臣心折,秋高虏势增。

鱼虾何足虑,回前顾鲸鹏。

(0)

同余汝霖游西湖观天竺观音永怀林和靖三绝·其二

岩前晴日荫树,林下微风采兰。

临水更无尘想,望云时有遐观。

(0)

寄题吴郁养素轩

到处风尘染素衣,蜉蝣掘阅尚何知。

似闻扫雪开三径,可但移梅探一枝。

分我高山弹旧曲,乞君明月斲新诗。

几时把酒临窗槛,借问如何涅不缁。

(0)

荷花

梦到南塘翠盖稠,姹然得意敛然羞。

惊鸿远映朝霞色,白鹭先窥霁雨秋。

袅袅芳馨烦折赠,霏霏凉吹想追游。

天花欲试维摩病,衣袂何曾一片留。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