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置帝王宅,乃欲保一隅。
一隅岂易保,巨盗连荆舒。
眷言浙江西,有我先人庐。
兵火偶不到,聚族于焉居。
羁束未得归,田园日将芜。
江边畏群盗,岁暮当何如。
弃置帝王宅,乃欲保一隅。
一隅岂易保,巨盗连荆舒。
眷言浙江西,有我先人庐。
兵火偶不到,聚族于焉居。
羁束未得归,田园日将芜。
江边畏群盗,岁暮当何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和渊明拟古九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现实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
首句“弃置帝王宅,乃欲保一隅”,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远离繁华帝都、选择回归乡间生活的思考与抉择。接着,“一隅岂易保,巨盗连荆舒”两句,揭示了即使在偏僻之地,也难以避免盗贼横行的社会现实,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感慨。
“眷言浙江西,有我先人庐。兵火偶不到,聚族于焉居。”诗人回忆起浙江西部,那里有他祖先的居所,庆幸的是,这片土地未曾遭受战火的侵扰,家人得以团聚,安居于此。这几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家庭生活画面,与前文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羁束未得归,田园日将芜”两句,转折点出现,诗人表达了自己因种种原因未能返回故乡,而家乡的田园却日渐荒芜的无奈与遗憾。这种情感的转变,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
最后,“江边畏群盗,岁暮当何如”两句,诗人担忧江边可能存在的盗贼问题,以及随着岁月流逝,未来的生活将会如何。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忧虑,也隐含了对社会治安问题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捲地风寒声冽冽,夜深吹落关山雪。
夫君何事远相过,一片冰花冻髯结。
便呼斗酒浇离肠,谈笑气吞胡海热。
三十年来契阔情,无端又作匆匆别。
屈指长安多故人,见君应问天涯客。
为言两鬓已婆娑,独有此心犹似铁。
吁嗟我老不足怜,塞上征夫泪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