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二十首·其十七》
《述怀二十首·其十七》全文
清 / 何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听尽都人毁誉声,铁中犹意得铮铮。

狐惟善媚牢难逐,雁不能鸣断可烹。

冠履沿缘隮独坐,旂常索莫庋荣名。

汗青例有文人寿,漫与蜉蝣共死生。

(0)
鉴赏

这首诗《述怀二十首(其十七)》由清代诗人何栻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个人命运以及历史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听尽都人毁誉声”,描绘了诗人面对外界纷繁复杂、褒贬不一的评价时的内心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依然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坚定的自我,正如“铁中犹意得铮铮”所表现的坚韧不屈的精神。这不仅是一种对自身品格的坚守,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接着,“狐惟善媚牢难逐,雁不能鸣断可烹”两句,运用了狐狸和大雁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社会中那些善于逢迎讨好以求得利益的人,即使身处困境也难以被驱逐;而那些正直之人,即便有才能也无法逃脱被打击的命运。这种对比鲜明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不公现象的强烈不满。

“冠履沿缘隮独坐,旂常索莫庋荣名”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复杂社会中的孤独处境。他独自坐在高处,象征着对权力和荣誉的超然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孤立无援的境遇。这里的“庋荣名”既是对荣誉的珍视,也是对其可能带来的压力和束缚的反思。

最后,“汗青例有文人寿,漫与蜉蝣共死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历史会记录下文人的生命轨迹,但这种记录并不意味着永恒的生命。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蜉蝣”,即短暂生命的象征,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和历史的客观性。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述怀二十首(其十七)》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性以及生命价值的深入探索和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情感张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何栻
朝代:清

清江苏江阴人,字廉昉,号悔馀。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官至江西吉安知府。工诗古文,善书,兼能画山水。有《悔馀庵集》。
猜你喜欢

题画陶靖节

彭泽归来菊满篱,停云荣木已成诗。

晚风散步前溪路,正是先生半醉时。

(0)

中秋同栗梦吉饮

罢酒俱不乐,开帘望北轩。

寒星出户少,秋露坠衣繁。

散步怜新咏,平居想故园。

空庭今夜月,客思岂堪言。

(0)

悼子乘二首·其一

肇汝方既诞,发祥良在兹。

慧敏标弱龄,圭璋渺前期。

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

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

母患乃始平,子先朝露摧。

慈爱二纪中,瞥若冲飙驰。

虚位委空馆,胤类无孑遗。

天道苟不虚,在数安可推。

沉忧达晨暮,仿佛盈人思。

翰墨芳余迹,形音恍当时。

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

周遑损眠食,惊惕长分乖。

魂来或形梦,路绝徒哀悲。

(0)

太和杂题二首·其一

文祖初封岳,经营十二年。

景光如有见,议礼不相沿。

畚锸三军举,泉刀九府捐。

龙髯垂过膝,象帝发鬈然。

(0)

虎洞

灵山通上界,羸马涉遥岑。

天净峰如掌,风悲虎出林。

空岩春昼冷,石洞夜坛阴。

渐悟真如性,还同出世心。

(0)

郊外水亭小集·其三

清歌袅袅两妖童,尼酒题诗兴转工。

拾翠女来虚槛外,分蔬人立小畦中。

落花扑面都如雪,密树宜亭不碍风。

怪得夜来乡梦好,穿云直入武陵东。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