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霁归渡浙江》
《雪霁归渡浙江》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雪霁风亦止,千里横江烟。

江风出海门,一碧低远天。

布帆曝日影,蓬脚立长年。

亭午天无风,客子呼下船。

皎皎两岸山,万叠素屏连。

远势来天目,南龙白蜿蜒。

沙碛人点点,鸦鹭下枯田。

千家所鳞次,匹练络井□。

击汰叹奇绝,披裘还叩舷。

虽觉毛骨寒,犹赖浊酒贤。

舣舟问旅食,僮仆正流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风止江静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首句“雪霁风亦止”,简洁有力地勾勒出雪后风停的宁静氛围。接着,“千里横江烟”一句,以“千里”形容江面之广,“横江烟”则描绘出江面上弥漫的轻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

“江风出海门,一碧低远天”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江风从海门吹来,江面一片碧绿,与远处的蓝天相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辽阔壮丽的景色。

“布帆曝日影,蓬脚立长年”描绘了船只在阳光下航行的情景,帆布在阳光下投射出影子,船夫们站在船头,面对着岁月的长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坚韧。

“亭午天无风,客子呼下船”描述了午后时分,天空平静无风,旅客们开始准备下船,这一细节增添了生活气息,使画面更加鲜活。

“皎皎两岸山,万叠素屏连”将视线转向两岸的山峦,山峰连绵起伏,如同白色的屏风,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远势来天目,南龙白蜿蜒”描绘了远处山脉的走势,仿佛是天目山的延伸,蜿蜒曲折,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沙碛人点点,鸦鹭下枯田”通过“点点人”、“鸦鹭”、“枯田”的描绘,展现了荒凉之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与希望。

“千家所鳞次,匹练络井□”描绘了村落的布局,如同排列整齐的鱼鳞,井然有序,展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击汰叹奇绝,披裘还叩舷”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通过“击汰”、“披裘”、“叩舷”的动作,展现了人们与自然互动的场景。

“虽觉毛骨寒,犹赖浊酒贤”虽然感到寒冷,但诗人依然依靠饮酒来温暖身心,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舣舟问旅食,僮仆正流涎”描绘了诗人询问旅店食物的情景,僮仆的馋涎反映了人们对美食的渴望,也体现了旅途中的生活细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耕樵轩题寄徐良夫

之子住铜坑,人传好事名。

如何同甲子,翻遣昧平生。

野岸风中钓,湖田雨后耕。

秋天渐凉冷,或可赴前盟。

(0)

次韵金子肃卜居

君家茅屋去村西,地接河渠水上畦。

黄菊遍生风掩户,绿萱新长雪消泥。

酒香门客船中送,诗好邻僧院里题。

谁道乱离无乐土,此乡还自有安栖。

(0)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

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

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

洮水从岷下,祈山入垄平。

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0)

过宜兴西

青青铜棺山,麦秀盈町疃。

轻飙动微澜,佳卉丽初暖。

层楼碍烟霏,众鸟杂歌管。

焉知㫃水长,翻讶冬日短。

徘徊林樾间,坐待月光满。

(0)

寄呈从兄松云翁

别兄二载久,介寿六旬馀。

清健如彊日,萧闲守故居。

薄田供伏腊,稚子业诗书。

小弟亦垂老,还思到里闾。

(0)

晚晴

江上秋阴薄,晚风生树颠。

高尘捲苍霭,归鸟度青天。

牧马平芜野,捕鱼斜日船。

千村新稻熟,茅屋起炊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