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与禄位期,富贵自随时命至。
君宾以明故自销,禦寇于羊知去意。
城南岂复异墙东,诗句由来胜刺字。
直作朱游真丈夫,莫使小生敢相吏。
道德不与禄位期,富贵自随时命至。
君宾以明故自销,禦寇于羊知去意。
城南岂复异墙东,诗句由来胜刺字。
直作朱游真丈夫,莫使小生敢相吏。
这首诗《寄仲弓》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德与命运、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道德不与禄位期”,诗人强调道德修养不应与官位、财富挂钩,道德的价值在于其内在的品质,而非外在的名利。接着,“富贵自随时命至”则指出富贵的到来往往取决于命运的安排,而非个人的努力或选择,体现了对命运的尊重和接受。
“君宾以明故自销,禦寇于羊知去意。”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君臣关系比作宾客与主人的关系,通过“明”(光明磊落)和“去意”(离开的意愿),表达了在权力与地位面前,保持自我本色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性的重要性。
“城南岂复异墙东,诗句由来胜刺字。”这两句诗对比了城南与墙东的不同景象,通过诗句的表达,超越了文字的直接意义,展现了文学艺术的力量,即通过诗歌可以传达更深层次的思想情感,甚至胜过刻板的文字记录。
最后,“直作朱游真丈夫,莫使小生敢相吏。”诗人鼓励自己要像真正的男子汉一样直率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让年轻人因为害怕官吏而不敢追求正义或真理。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坚持正义、勇敢追求理想的态度,同时也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德、命运、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理想等多个层面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性公老禅僧中杰,目似青莲心似铁。
天花结鬘垂庞眉,香气随风生顶穴。
心持贝叶日千遍,手拄猢狲藤百节。
庭前柏子菩提青,阶下澄溪无恼热。
经行处处藏烟雾,生世无心路长绝。
我来兰若多年所,自笑鸠留困于此。
吾师五指能四分,僧跋时时还入耳。
何年更乞甘露偈,一洒清凉润肌髓。
道坚母在时,随我游五泄。
适当大雪辰,衣湿不能热。
道坚解衣我,絮厚百铢绵。
云是母氏慈,每出必纫缀。
有妇非不勤,母自嗜据拮。
去此不五春,母与子长别。
子来属哀篇,忽值天雨雪。
春候思桑条,秋至感鸣祼。
念昔湿衣裳,命管忘好拙。
前年我作石城客,送君渡江买浮宅。
去年我却归山中,闻君又踏石城石。
今年人从石城来,曾说君躯病欲颓。
常想天涯瘦躯影,谁知削影投蒿莱。嗟乎!
闵生一死无不可,可怜老母家中饿。
面皮皱剥叠成文,泪滴欲流两边过。
自从儿作浪游子,倚闾望杀廿年矣。
尚谓无夫更有儿,有儿更向他乡死。
母乎母乎悲莫啼,四山崩裂风凄凄。
山崩风凄母不久,谁当掩儿又掩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