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莲花挂碧天,飞来苍翠玉楼前。
美人双倚仙人掌,舞袖回风绝可怜。
万仞莲花挂碧天,飞来苍翠玉楼前。
美人双倚仙人掌,舞袖回风绝可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莲花与自然景观融合的画面,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诗人以“万仞莲花挂碧天”开篇,将莲花比作高耸入云的莲花山,形象地展现了莲花的高洁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飞来苍翠玉楼前”,进一步渲染了莲花的动态美,仿佛是飘然而至的仙子,给静谧的环境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美人双倚仙人掌,舞袖回风绝可怜”两句,将画面中的主体人物——两位美丽的女子引入,她们倚靠在仙人掌上,轻盈地舞动着衣袖,随着微风旋转,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美丽与优雅。这里的“美人”不仅指实际的人物,也象征着美好、纯洁与超脱,与莲花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又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日日愁风,朝朝看雨,画楼闲杀鸟衣。
同是天涯,相逢总是依依。
春潮夜打山根月,送帆樯海上人归。
更凄迷,梦到深宫,露滴罘罳。
隔年踪迹曾相识,况烟迷平陆,草入荒溪。
欲待商量,如今是柳暗长堤。
绿窗人语春眠觉,道江南处处花飞。
莫搴帏,不见长安,一片斜晖。
谁在纱窗语?是梁间双燕多愁,惜春归去。
早有田田青荷叶,占断板桥西路。
听半部新添蛙鼓。
小白蔫红都不见,但愔愔门巷吹香絮。
绿阴重,已如许!花源岂是重来误?
尚依然倚杏雕栏,笑桃朱户。
隔院鞦韆看尽坼,过了几番疏雨。
知永日簸钱何处?
午梦初回人定倦,料无心肯到閒庭宇。
空搔首,独延伫。